送邵文伯归溧阳

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

忙里诗筒长遣客,静中酒户不妨禅。

酸寒溧尉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

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送邵文伯归溧阳》,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惆怅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 这两句诗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机遇的难得,通过“盍簪”这一古代计时工具,以及自然界中的偶然事件(如浮木遇龟),表现出诗人对友情来之不易的珍惜。

"忙里诗筒长遣客,静中酒户不妨禅。" 这两句则表达了在忙碌和平静的时光中,都能以诗歌和美酒作为寄托,长时间地送别朋友人,同时也透露出即使是在寂静之中,也无需担忧,因为有心灵的寄托。

"酸寒溧尉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 这两句诗用“酸寒”和“枯槁”形容环境的萧瑟,以此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远去的溧阳之地,以及自己独处湘原时的自我怜悯。

"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离别之后,不禁轻摘帽簪以寄托哀思,而行骑中却不忍心催促马匹快速前行,以此延缓分别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送赵二十一观察蜀中迎亲

得意那知行路难,板舆行处蜀江边。

慈颜未拜心先往,乐事乍闻人共传。

新制衣裳文锦缎,重颁雨露间花笺。

回思三十年中恨,长愿儿生有母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硕夫赴试礼部

词垒新收汗马劳,冲寒意气九疑高。

上书北阙真馀事,拄颊西山须汝曹。

世虑薰心工制锦,时名唾手看连鳌。

哦君剩欲传衣句,为解千牛绿绮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夏日与妙现老堂二公晚步江皋露坐月下夜分乃归老堂有诗次其韵(其二)

胡床兴不浅,未肯庾公贤。

山意知秋近,江声到寺前。

夜凉新病后,月色正愁边。

可惜江南梦,青灯照不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夏日与妙现老堂二公晚步江皋露坐月下夜分乃归老堂有诗次其韵(其一)

步屧榕根晚,明河九面横。

两禅方外得,一笑坐中成。

云去天逾碧,星垂月自明。

寒江正留客,倚杖看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