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首山丈室

出郭刚十里,到来隔世哗。

不知谁是主,即此便为家。

半榻悬清梦,疏棂见晚霞。

几年沦落意,尽付海东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城市,踏入自然之境后的深切感受。首句“出郭刚十里”,简洁地勾勒出诗人从都市步入乡村的瞬间,仿佛在瞬间穿越了另一个世界。接下来的“到来隔世哗”,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世外桃源般的氛围。

“不知谁是主,即此便为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亲近感和归属感,似乎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不再区分主人与客人,而是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家。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态度的转变。

“半榻悬清梦,疏棂见晚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半榻之上,诗人或许正沉浸在清幽的梦境中,而透过稀疏的窗棂,晚霞的余晖洒入室内,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浪漫。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几年沦落意,尽付海东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多年的漂泊与失落,在这片远离尘嚣的土地上得到了释放,所有的思绪和情感都寄托于海的尽头,既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喧嚣都市到宁静乡村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找到的精神归宿。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向阳寺

但使忘人世,居山何必深。

断云栖破衲,积雪老禅心。

客去门仍掩,窗空月每侵。

病夫怯登陟,只此易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游大安寺

石磴如天上,钟声下界闻。

已扪千丈雪,犹隔几重云。

山冷僧俱瘦,堂閒虎与群。

古碑苔藓合,洗剔见虫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游龙泉寺

洞口凭猿引,逶迤石路迢。

到门惟虎迹,望寺在山腰。

龙去泉仍溜,春残雪不消。

老僧忘岁月,恍惚话前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游祖越寺

殿閟疑天辟,凄凄几个僧。

板桥通野豕,木佛坐孤灯。

说法呼顽石,烧泉拾古藤。

禅居高绝处,欲上病安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