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四)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

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

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我向南登上滑台之上,回望黄河与淇水之间。
翠竹绿树伴着流水,孤独的城市面对着远方的山峦。
感叹这条河路的辽阔,羡慕那悠闲的沙鸥。
长久地思念离别的地方,仍然没有收到你的任何消息。

注释

南登:向南攀登。
滑台: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淇县附近。
却望:回头远望。
河淇:指黄河和淇水。
竹树:竹子和树木。
孤城:孤立的城市。
远山:远处的山峰。
川路:河流道路。
沙鸥:水鸟,象征自由自在。
别离:分离,告别。
音信:消息,书信。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南登滑台之上,回望河淇之间的景象。"竹树夹流水"写出了水边竹林与流水相依的和谐美景;"孤城对远山"则勾勒出一座孤独的城堡面对着远处的山峦,给人以深邃宁静之感。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与孤独,"念兹川路阔"显示了他对于遥远故土的眷恋,而"羡尔沙鸥闲"则透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表达了诗人对久别之地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能收到亲朋好友消息的焦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当时的生活状态,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旅途中之作。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五)

东入黄河水,茫茫汎纡直。

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

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六)

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

独行既未惬,怀土怅无趣。

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骛。

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

乘闲喜临眺,感物伤游寓。

惆怅落日前,飘飖远帆处。

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

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

形式: 古风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七)

乱流自兹远,倚楫时一望。

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

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缅怀多杀戮,顾此生惨怆。

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八)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

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

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

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