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省观图丧一名,补闱又试万人英。
两重门阈如天险,十有七人倒地横。
谁设秦坑来贡院,枉教唐士梦登瀛。
云山万里家何在,月白风清鬼哭声。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科举考试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科场之艰辛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讽刺。开篇“南省观图丧一名”指的是省级的考试中只录取一人,这一人成为众多学子心目中的圣贤榜样,而“补闱又试万人英”则形象地展示了第二次筛选的严苛,万千英才在此被考验。
"两重门阈如天险"用重重关卡比喻考试的艰难,"十有七人倒地横"则生动描绘了许多考生因过度紧张或身体不适而倒下的情景。这里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科举制度对学子的残酷。
接下来“谁设秦坑来贡院”一句,提到了古代暴君为显示权威而大兴土木之举,比喻当时的考场如同陷阱。"枉教唐士梦登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科举制度所传承的文化价值观念与实际考场现状之间巨大的不符,"唐士"在这里代指古代的学者,他们的知识和理想在当时的社会中难以实现。
最后两句“云山万里家何在,月白风清鬼哭声”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哀伤的情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于科举带来的个人牺牲和社会异化现象的无奈和悲凉。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科举考试的严酷,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教育、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不详
大蜈蚣,小蜈蚣,尽是人间业毒虫。
夤缘扳附有百足,若使飞天能食龙。
周公大圣独遭谤,元晦真贤亦被讥。
堪叹古今两陈贾,如何都把圣贤非。
周公大圣犹遭谤,伊洛名贤亦被讥。
堪叹古今两陈贾,如何专把圣贤非。
翩翩南国士,仗剑远行游。
行游向何所,西北至并州。
并州古帝都,贤达已荒丘。
遗俗尚淳俭,蟋蟀歌未休。
亲王歘戾止,建藩俯汾流。
四封罗虎卫,飞宇若云浮。
夹辅我帝室,轩盖咸才猷。
岂无拔茅意,掌丝非所谋。
请为脊令咏,薄宦成羁囚。
赎刑虽有诏,千金谅难求。
商飙振原树,毛褐不自周。
欲随云中雁,飘飘返江洲。
江洲命俦侣,庶用结绸缪。
朋知从此别,怆矣登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