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
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句,诗人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水井环境。"片霞照仙井"一句,设定了一种神秘而超凡脱俗的场景,仿佛阳光透过云层,轻柔地洒在这口古老的井上,给人以不食人間烟火之感。而"泉底桃花红"则进一步点出了水下的美丽景象,桃花在泉水中映照,增添了一抹春日的生机与色彩。
接着的"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两句,则引发了读者对于这片私密空间的好奇。诗人似乎在说,这个被群山环抱的水井,即使是隐秘得如同不为世人所知,连武陵(古代地名,今湖南省境内)这样的地方也无法与其相通。这不仅强化了景象的孤独和静谧,更引出了时间与空间隔绝的意境,使人仿佛穿越到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诗句中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哲思。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内在和谐与外界隔绝的向往,以及对于那些不为人知而又自有一番天地的事物的赞美。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
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
临池构杏梁,待客归烟塘。
水上褰帘好,莲开杜若香。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
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池上静难厌,云间欲去晚。
忽背夕阳飞,乘兴清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