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蓝六在广陵

圣学相期沧海头,当时各倚富春秋。

班扬文字初无意,滕薛功名自不优。

焦尾朱弦非众听,南山白石使人愁。

传声为向扬州问,相忆犹能把酒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韵寄蓝六在广陵》。诗中,黄庭坚以圣贤学问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蓝六在广陵的思念之情。首句“圣学相期沧海头”描绘了他们共同追求学问的高远理想,暗示着深厚的学术友谊。接下来的“当时各倚富春秋”则回忆了他们年轻时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日子。

“班扬文字初无意,滕薛功名自不优”两句,借用班固和扬雄的典故,表明他们更注重文学修养而非追求世俗功名,显示出他们的文人情怀。接着,“焦尾朱弦非众听,南山白石使人愁”运用焦尾琴和南山白石的意象,表达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相聚的渴望,以及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传声为向扬州问,相忆犹能把酒不”,通过询问对方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举杯共饮,传达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相聚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内涵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其二)

老惜交情别,追随车马勤。

临朝思共理,治郡复斯文。

讼息常休吏,民贫更劝分。

西湖十顷月,自比汉封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其一)

迎新与送故,渠已不胜勤。

民卖腰间剑,公宽柱后文。

诸郎投赐沐,高会惜临分。

去国虽千里,分忧即近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和王定国

地远城东得得来,正如湖畔共衔杯。

眼中故旧青常在,鬓上光阴绿不回。

归去汴桥三鼓月,相思梁苑一枝梅。

我闲时欲寻君醉,为备芎醪更满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清虚同访李园

年来高兴满莼丝,寒薄春风骀荡时。

稍见燕脂开杏萼,已闻香雪烂梅枝。

老逢乐事心犹壮,病得新诗和更迟。

何日联镳向金谷,拟追仙翼到瑶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