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秋柳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

条空不繫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

先皇王座灵和?,泪洒西风夕日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垂柳的衰败景象,以昔盛今衰的对比来寄寓感慨。首句“昔日金枝间白花”形象地写出往昔柳树繁茂,花朵点缀其间的繁荣景象,而“只今摇落向天涯”则揭示了眼前的萧瑟,柳叶飘零,随风远去。接下来,“条空不繫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进一步描绘了柳条稀疏,连马都无法系住,叶子凋零,连乌鸦都难以找到栖息之处,暗示了世事变迁,人事无常。

诗人借“老去桓公重出塞,罢官陶令乍归家”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联想,桓公喻指征战在外的英雄,陶令则象征隐逸的文人,他们或因战事或因官场失意,各自面对人生的转折。最后两句“先皇王座灵和?,泪洒西风夕日斜”,将个人情感升华到对故去君王的怀念,泪水在秋风夕阳中洒落,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庄重的氛围,表达了对盛世不再的哀思和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言性很强的咏史抒怀之作。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赠朱监纪四辅

十载江南事已非,与君辛苦各生归。

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十日围。

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东京朱祜年犹少,莫向尊前叹式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山(其一)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

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巳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

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

胡装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

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形式: 古风

秋山(其二)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巳。

烈风吹山冈,燐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

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

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

楚人固焚麇,庶几歆旧祀。

句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