诒孔中丞奂诗

我行五岭表,辞乡二十年。

闻莺欲动咏,披雾即依然。

畴昔同寮寀,今随年代改。

借问藏书处,唯君故人在。

故人名宦高,霜简肃权豪。

谁知怀九叹,徒然泣二毛。

步出东郊望,心游江海上。

遇物便今古,何为不惆怅。

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

丛花曙后发,一鸟雾中来。

淹留兰蕙苑,吟啸芳菲晚。

忘怀静躁间,自觉风尘远。

白社聊可依,青山乍采薇。

钟牙乃得性,语默岂同归。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穿越五岭以南行走,离开故乡已有二十年之久。
听到黄莺鸣叫想吟诗,拨开晨雾却依旧思绪万千。
往昔的同僚们,随着时间流逝已各奔东西。
请问哪里还能找到藏书之处?只有老朋友还在那里。
那位老朋友官位显赫,手持符节令权贵敬畏。
谁能理解他心中的九次感叹,只能徒然为年华老去而哭泣。
走出东郊远望,心却在江海之上遨游。
遇见的每样事物都让人感慨古今,怎能不感到忧伤。
雨后初晴原野开阔,夜雨滋润了枝条。
黎明时花朵在花丛中绽放,一只鸟儿从雾中飞来。
在兰花蕙草的园中逗留,傍晚时分吟诗长啸。
在宁静与喧嚣之间忘却自我,感觉远离了世俗的尘埃。
暂时依靠在白社(隐士居所),像伯夷叔齐那样在青山中采薇度日。
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之情得以彰显个性,沉默或言语岂能决定同归之路。

注释

五岭:中国南部的五座山岭,指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辞乡:离开家乡。
二十年:很长时间,此处指离乡时间久。
莺:黄莺,一种鸟,叫声清脆,常引起诗人诗兴。
披雾:拨开雾气。
畴昔:往昔,从前。
同寮寀:昔日的同事同僚。
年代改:随着时间变化。
借问:请问。
藏书处:指学问或文化聚集的地方。
故人:老朋友。
名宦高:官位很高。
霜简:古代高级官员持的符节,象征权力。
肃权豪:使有权势的人敬畏。
九叹:多次感叹,源自屈原的《九叹》,表示深深的忧虑。
二毛:斑白的头发,代指年老。
步出:走出。
心游:心灵遨游,比喻思想飞扬。
原野开:原野变得开阔。
宿雨:昨夜的雨。
丛花:花丛。
曙后:黎明之后。
淹留:逗留,停留。
兰蕙苑:种植兰花和蕙草的花园,象征高洁的环境。
静躁:安静与躁动,指不同的心境状态。
风尘远:远离尘世的纷扰。
白社: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象征隐逸生活。
采薇:采摘野菜,典故出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象征隐居避世。
钟牙:指钟子期与俞伯牙,古代知音的典范。
得性:彰显个性,表达真我。
语默:说话与沉默,代表不同的处事态度。
同归:最终的归宿或结局相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江总的作品,名为《别娄》。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对故土和老友的深情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开篇“我行五岭表,辞乡二十年”一句,便设定了一种离别之情。五岭乃是古代南北交通要道,这里的“表”指的是边界或山脉的意思,诗人在这里告别了故乡整整二十载。下文“闻莺欲动咏,披雾即依然”则透露出诗人的感伤,他听到燕子的叫声就想要吟诵诗歌,而周围的环境仿佛也回应着他的情绪。

接着,“畴昔同寮寀,今随年代改”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这里的“畴昔”指的是过去的岁月,“同寮寀”则是与朋友共处的场景,现在这些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诗人在“借问藏书处,唯君故人在”中表达了对旧友的寻访之情。这里的“藏书处”可能指的是图书馆或藏书的地方,“唯君故人在”则是说只有你这位老朋友还留在那里。

接下来,“故人名宦高,霜简肃权豪”一句,诗人提到了这位故人的地位和威严。这里的“故人”指的是那位已成为显赫官员的人物,而“霜简肃权豪”则形容了他的品格和手中握有的权力。

在“谁知怀九叹,徒然泣二毛”一句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里的“九叹”可能是指对往事的深切叹息,而“二毛”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用来形容诗人悲伤到极点,只剩下几根白发。

随后,“步出东郊望,心游江海上”表达了诗人的壮志与远大志向。尽管身体离开了故乡,但他的心却在更加广阔的世界中游历。

“遇物便今古,何为不惆怅”则是对任何事物都能引起他对过去和现在的深刻思索,他无法理解自己为何不感到悲伤。

下文,“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丛花曙后发,一鸟雾中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这里的“初晴”是指天气刚刚转晴,“原野开”则形容了广阔无垠的草原;“宿雨润条枚”则是说之前的雨水让树木变得湿润而有生机。而“丛花曙后发”和“一鸟雾中来”则分别描写了花朵在晨光中绽放,以及鸟儿在薄雾中飞来,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接着,“淹留兰蕙苑,吟啸芳菲晚。忘怀静躁间,自觉风尘远”一句,诗人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内心世界的宁静。这里的“兰蕙苑”是指充满香草的园林,“吟啸芳菲晚”则是诗人在这个环境中吟诵诗歌,享受着美好的晚上。而“忘怀静躁间,自觉风尘远”则说明了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他几乎遗忘了世俗的烦恼和喧嚣,感受到自己与世俗的隔阂。

最后,“白社聊可依,青山乍采薇。钟牙乃得性,语默岂同归”一句,诗人似乎在寻找可以依赖的人或事物。“白社”可能指的是朋友团体,而“青山乍采薇”则是说诗人偶尔去山中采集野菜。这里的“钟牙乃得性”则表明只有那些真正理解他的人才能与之心灵相通。而“语默岂同归”则是说尽管有时会沉默不语,但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感却始终如一,渴望找到能够共同回归的灵魂伴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友谊、故土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陇头水二首(其一)

陇头万里外,天崖四面绝。

人将蓬共转,水与啼俱咽。

惊湍自涌沸,古树多摧折。

传闻博望侯,苦辛提汉节。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屑]韵

陇头水二首(其二)

雾暗山中日,风惊陇上秋。

徒伤幽咽响,不见东西流。

无期从此别,更度几年幽。

遥闻玉关道,望入杳悠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侍宴玄武观诗

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

星宫移渡䍐,天驷动行镳。

旆转苍龙阙,尘飞饮马桥。

翠观迎斜照,丹楼望落潮。

鸟声云里出,树影浪中摇。

歌吟奉天咏,未必待闻韶。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侍宴临芳殿诗

钟箭自徘徊,皇堂荐羽杯。

桥平疑水落,石迥见山开。

林前暝色静,花处近香来。

西嵫伤抚夕,北阁滥游陪。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