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侄隆吉作遂安教谕

旧时州置文学掾,南宫集英大学选。

英雄壮志必此争,饭囊郡庠奴隶县。

今时学籍难登天,青山□□老天厌。

蚁蜁驴磨犹自痴,不释不玄良觉窘。

南州谕缺数百员,得即忻忻不得愠。

他年正录繇此迁,视博士员居四紧。

博士以上梯级危,仕至泮宫钻天令。

小阮胆大志复狂,拔起泥中尤自奋。

不顾在列嘲好为,滥取皋比得家便。

天上知心爱屋乌,尚觉知心相勉劝。

弘文弟子需补员,径合翰林集贤院。

我欲劝子入翰林,却恐远嫁难为情。

形式: 古风

翻译

昔日州府设有文学官,选拔英才的南宫大学堂。
英雄豪杰在此奋力争夺,郡学里的饭袋官职如奴隶一般。
如今学子求学之路艰难,青山遮挡,老天也似乎厌倦。
即使像蚂蚁蜜蜂般辛劳,仍不知醒悟,处境困窘。
南州官员空缺众多,得到职位会欣喜,得不到则不怒。
未来晋升有望由此开始,升至博士位列四等关键。
博士以上职位步步高危,仕途到学府如登天令。
小阮胆大志向疯狂,即使身处困境也奋力一搏。
不顾他人嘲笑,只想轻易获取高位。
天性偏爱屋檐下的小鸟,尚且懂得鼓励和劝导。
弘文馆需要补充人员,直接进入翰林或集贤院是合适的选择。
我想劝你进入翰林,却又担心你远嫁的困难。

注释

南宫:古代学府名。
饭囊:比喻无能之人。
奴隶县:形容地位低下。
学籍:入学资格。
登天:极言困难之大。
青山:隐喻阻碍。
老天厌:天意难测。
蚁蜁:比喻微小的努力。
驴磨:比喻辛苦工作。
滥取:随意获取。
皋比:古代官员的坐垫,象征官位。
知心:真心朋友。
勉劝:鼓励和劝告。
弘文弟子:弘文馆的学生。
补员:填补空缺。
翰林:古代官署名。
集贤院:学术研究机构。
远嫁:女子出嫁到远方。
难为情:不便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希望亲人能够进入翰林院,成为一名弘文弟子的美好愿景。翰林院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术机构,其成员多由国家选拔精英组成,他们在文学、史学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影响力。

首句“旧时州置文学掾,南宫集英大学选”表明了过去选拔人才的场景,而“英雄壮志必此争,饭囊郡庠奴隶县”则指出这些英才们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然而,“今时学籍难登天,青山□□老天厌”表达了作者对当下学业艰难的感慨,以及对于那些未能如愿踏入学术殿堂者的同情。接下来,“蚁蜁驴磨犹自痴,不释不玄良觉窘”则写出了诗人自己对于学问的执着和对知识深邃的追求。

“南州谕缺数百员,得即忻忻不得愠”表达了地方上对于人才选拔的迫切需要,以及当选者的心情;“他年正录繇此迁,视博士员居四紧”则写出了官场中考核之严峻。

“博士以上梯级危,仕至泮宫钻天令”描绘了学术与仕途的险峻,而“小阮胆大志复狂,拔起泥中尤自奋”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学问和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

最后,“我欲劝子入翰林,却恐远嫁难为情”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与担忧——希望亲人能够进入翰林,但又担心远离家乡可能带来的困难和情感上的牵挂。

收录诗词(18)

方逢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悼亡秘书

翠华东南来,奎聚属吴域。

分王百馀年,灵光赫天德。

龙文发南源,圆书粲东壁。

谁折天罅开,猝忽正气泄。

剖藏发金匮,抉蕴破石室。

签怕逐汗牛,至珍去遐绝。

我欲然藜人,四库亦赤立。

细人慕所爱,但嗟珠玉翼。

君子为道谋,惟忧孔孟北。

风气日已趋,南强变金革。

周礼吾能言,欲徵恐无籍。

落落星向晨,后生当努力。

形式: 古风

翰林将指下学峡宾声叟为诸友先雨雪载途民亦劳止一诗怀之

空山雪片大如盘,有客远在孤馆眠。

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

疾驱滕六笞飞廉,六花急舞狂且颠。

玉皇香案口读宣,深衣大带依然仙。

东里先生履欲穿,湿透布袜枵囊缠。

高谈雄辩垆亭边,不有义意谁肯前。

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

诸君急棹山阴船,子猷逸兴今翻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古柏

四边乔木尽儿孙,曾见吴宫几度春。

若使当时成大厦,也应随例作埃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舟下建溪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