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阻雨简高侍御

江上重云起,何曾裛□尘。

不能成落帽,翻欲更摧巾。

素发闲依枕,黄花暗待人。

且应携下价,芒屦就诸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江面上厚重的云层升起,哪里曾沾染过世俗的尘埃。
无法如古人那样潇洒脱帽,反而觉得帽子被风吹得快要掉落。
白发悠然地靠着枕头,黄色的菊花静静地等待着访客。
姑且应该放低姿态,穿着草鞋去拜访周围的邻居吧。

注释

江上:江面。
重云:厚重的云层。
起:升起。
何曾:哪里曾经。
裛:沾湿,此处指沾染。
□尘:尘埃,比喻世俗。
不能:无法做到。
成:成功地做,此处指效仿。
落帽:典故,指古代重阳登高时风大落帽,比喻洒脱不拘。
翻欲:反而想要。
摧巾:帽子被风吹得似乎要掉落,比喻处境不佳。
素发:白发,指年老。
闲依:悠闲地依靠。
枕:枕头。
黄花:菊花,常用于秋季,象征高洁。
暗待:静静地等待。
且应:姑且应该。
携下价:放下身段,不摆架子。
芒屦:草鞋,指简朴的装扮。
就:接近,去到。
诸邻:周围的邻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颇有江南水乡特有的意趣。开篇“江上重云起”,云横江上,气氛浓厚,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秋雨。接下来的“何曾裛□尘”表明诗人远离尘嚣,不染世俗。

接着“不能成落帽,翻欲更摧巾”,则是说尽管天气湿润,但尚未到需要戴帽子的程度,只是随手翻动衣襟,轻松自在。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闲适情趣的享受。

“素发闲依枕”一句,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的悠然自得,素发指的是未经装饰的头发,而“闲依枕”则表明诗人正躺在枕上,心境平和。紧接着的“黄花暗待人”,黄花通常指的是菊花,这里暗示着秋天的到来,也许是诗人期待着能够邀友赏花,但目前还未有人约聚。

最后,“且应携下价,芒屦就诸邻”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顺应当下的气氛,和邻里间互相携手,享受这份宁静。这里的“芒屦”指的是收割禾稼后的秧穗,可以理解为是准备好了一切,等待着与邻里共度美好时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和自然景物的结合,展现了一个在秋雨来临前后,充满闲适情调的江南水乡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九日陪颜使君真卿登水楼

重阳荆楚尚,高会此难陪。

偶见登龙客,同游戏马台。

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

持菊烦相问,扪襟愧不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与王录事会张徵君姊妹鍊师院玩雪兼怀清会上人

何意廉从事,还来会默仙。

寒空惊雪遍,春意入歌偏。

瑶草三花发,琼林七叶连。

飘飖过柳寺,应满译经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

五湖生夜月,千里满寒流。

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

相思路渺渺,独梦水悠悠。

何处空江上,裴回送客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

湖上凉风早,双峰月色秋。

遥知秣陵令,今夜在西楼。

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

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