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每隔十里就有人骑马疾驰,每过五里就有人扬鞭催马。
都护将军的军情文书传来,匈奴军队已包围了酒泉郡。
关山上下大雪纷飞,边防烽火台也看不见烟火。

注释

十里: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5公里。
一走马:形容骑马疾驰。
五里:同上,形容频繁催马急行。
一扬鞭:挥动马鞭,表示加速。
都护:古代官名,负责边疆军事防御。
军书:军事文书,指战报或命令。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酒泉:地名,今甘肃省酒泉市,古代边防重镇。
关山:泛指边关和山脉。
飞雪:形容雪下得很大。
烽戍:烽火台,古代报警系统,有敌情时点燃烽火传递信息。
断无烟:没有烽火烟雾,意味着边防通讯中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紧急场景,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营造出一种紧迫而又孤独的情感氛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两句,展示了边疆将士巡逻的频繁与紧张。"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则传递了一种突发事件和战争来临的紧急信息,显示出诗人对于国防的关切。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两句,通过对比常理(烽火台应该是边疆报警系统的一部分,而现在却“断无烟”),表达了边塞的孤立无援,以及烽火台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这种描写增强了战争的紧迫感和边塞将士们的孤独感。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军事行动的结合,展现了一幅边疆战争即将爆发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饭覆釜山僧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埽弊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馀。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

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

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

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上宰无为化,明时太古同。

灵芝三秀紫,陈粟万箱红。

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

谋犹归哲匠,词赋属文宗。

司谏方无阙,陈诗且未工。

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

形式: 排律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

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

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

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

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

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

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

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

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

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

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