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杂诗二十首(其九)

古有琴高者,骑鱼上碧天。

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边。

少妇自捞摝,远人无弃捐。

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古代有个名叫琴高的仙人,骑着鱼儿飞上青天。
细小的鱼鳞随着流水而来,三月间满布江边。
年轻的女子自己动手捞鱼,远方的人也无人丢弃。
她凭借书信诉说辛苦,只为了换取青铜钱。

注释

琴高: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碧天:蓝色的天空。
小鳞:细小的鱼鳞。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份。
少妇:年轻的女子。
捞摝:捞鱼的动作。
远人:远方的人。
道薄:诉说辛苦。
青铜钱:古代的一种金属货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神话般的画面,以琴高仙人的传说为背景。"骑鱼上碧天"形象生动,展现了琴高超凡脱俗的仙姿,乘鱼遨游于青天之上,富有浪漫奇幻色彩。接下来的"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边",描述了鱼儿散落人间,春水共长天一色,满江皆是鱼鳞的景象,富有生机和诗意。

诗人进一步通过"少妇自捞摝,远人无弃捐",展现了渔家妇女勤劳捞鱼的场景,以及人们对这些鱼的珍惜,无论近处的少妇还是远方的人,都不会轻易舍弃。最后两句"凭书不道薄,卖取青铜钱"则揭示了生活的现实性,人们虽然知道鱼的价值微薄,但仍会将其捕捞换取生活所需的青铜钱,表达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神话传说与日常生活,既有浪漫想象,又有现实写照,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特色,即在奇幻与日常之间寻找平衡,寓言深刻,语言质朴。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八)

细雨春冈滑,无因驻马蹄。

裘单怀后侣,风急过前溪。

近寺闻鱼鼓,穿林听竹鸡。

田家舂正急,炊饭待锄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七)

项籍路由此,力豪闻拔山。

八千提楚卒,百二破秦关。

陔下围歌合,江头匹马还。

却思诸父老,相见亦何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六)

信谗多见逐,伐国岂无仁。

屈子行江畔,昭王问水滨。

包茅曾责贡,香草自持纫。

莽苍山川在,渔歌属野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五)

每见昭亭壁,高璩笔墨存。

丹青虚格里,云雾碧纱痕。

鸟屎常愁污,虫丝几为扪。

贵来曾改观,世故有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