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

雪影萧萧带晚霞,胭脂灼灼傍铅华。

孤山夜合连枝木,一树春分二色花。

牛继马来几换骨,鹤乘鸾去忽通家。

向来逋老题诗处,曾有红裙拂碧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冬日梅花图景。"雪影萧萧带晚霞,胭脂灼灼傍铅华"两句,以鲜明的对比色彩展示了白色的梅花在晚霞映照下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描绘出了红梅的妩媚。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梅花的颜色变化,既有雪一样的洁白,也有胭脂般的红润。

"孤山夜合连枝木,一树春分二色花"两句,通过对比孤独的小山和夜晚融合在一起的枝头,以及同一棵梅树上并存的春意与二色的花朵,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长现象的细致观察。

接着的"牛继马来几换骨,鹤乘鸾去忽通家"两句,则以比喻的手法描绘出时间流逝和生命轮回的哲理。这里的“换骨”意指蜕变,“通家”则象征着某种精神层面的沟通或提升。

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向来喜欢在某个地方题诗,那里曾经有红裙女子拂过碧纱。这不仅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种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感情,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寄寓,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独特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中(其一)

共僧分晚供,呼渡立桥东。

雁背西风紧,渔梁落照红。

云添疏树影,叶补败船篷。

旧日津亭酒,黄垆蔓草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道中(其二)

觅宿村溪远,逢人面目生。

习移多佩犊,气怒斗呼鹰。

天阔秋阴重,风高夜柝惊。

迟明怀宿饱,股慄履春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意行

意行行到野人家,门带清溪石径斜。

落日轻烟山可画,短篱颓堑菊能花。

归迟误客频敲竹,坐久劳人再煮茶。

那得宽閒无点事,日搔短发问桑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

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

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

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

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