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州园东楼

地上多于枝上花,东楼凝望惜年华。

潮头正对伍员庙,燕子争归百姓家。

粉箨渐高山径笋,绿旗初展石岩茶。

流芳自与人兼老,樽酒相逢莫重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地上的花朵比枝头还要繁多,我在东楼上凝视,感叹岁月匆匆。
潮水拍打着伍员庙,燕子忙着飞回寻常百姓的家。
嫩竹笋逐渐长高,覆盖了山路,新茶在石岩间初露绿旗。
美好的事物自然长久,不论人老与否,让我们举杯共饮,不必再叹惋时光流逝。

注释

地上:指地面。
多于:超过。
枝上:树梢上。
东楼:楼阁在东方。
凝望:长时间注视。
惜:珍惜。
潮头:潮汐涌起的地方。
伍员庙:纪念古代忠臣伍子胥的庙宇。
百姓家:普通人家。
粉箨:嫩竹的壳,呈粉白色。
渐高:逐渐升高。
山径:山路。
绿旗:比喻新茶的嫩叶。
石岩茶:生长在石岩间的茶。
流芳:流传的美好名声。
人兼老:包括人在内的岁月。
樽酒:盛满酒的杯子。
莫重嗟:不要过分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上巳日州园东楼》。诗人以春日上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眼前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主题。

首句“地上多于枝上花”,形象地写出春天繁花似锦,满地皆是,而树上的花朵反而显得稀疏,暗寓岁月如流水,青春易逝。接着,“东楼凝望惜年华”表达出诗人登高远眺,感叹时光匆匆,珍惜当下之意。

“潮头正对伍员庙”,借伍员庙的典故,暗示历史的沧桑变迁,同时也寓含诗人对忠臣的敬仰。燕子“争归百姓家”,寓意人们归心似箭,向往安宁生活,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

“粉箨渐高山径笋,绿旗初展石岩茶”两句,描绘了山间春笋破土而出,新茶初摘的生机盎然之景,展现出大自然的活力和春天的馈赠。

最后,“流芳自与人兼老,樽酒相逢莫重嗟”一句,诗人劝慰自己和朋友,美好的事物会随时间流逝,但只要珍惜当下,举杯共饮,不必过于伤感。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蔡襄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上元至南剑州大雨寄泉州许通判

路绕溪回不计程,行邮今复宿延平。

阴云藏月不知处,急雨落天无数声。

病起尚疑群蚁斗,梦馀初听一鸡鸣。

泉山去岁同游赏,惟有神君识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谢太傅像(其二)

天生贤达济时艰,再造王家笑语间。

一自白鸡成梦后,越人空识旧江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上元进诗

叠耸青峰宝炬森,端门初晚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

天上清光开夜色,人间和气阁春阴。

要知尽作华封祝,四十年来惠爱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久寓悟空院刹行而书之

寂寂精庐切半空,古原高下稻花中。

莲趺披素轻云梵,花萼雕红细雨宫。

孤鹤睡迷千树月,断蝉吟绕五更风。

心縻尺组遥相谢,归马南蹄疾似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