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竺池院归鹫峰庵

鹫岭心旌动,池边影渐疏。

一生无定力,七十尚移居。

细雨洒松坞,凉风挽竹舆。

白云相望处,局蹐自渠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在鹫岭上心绪不宁,身影在池边渐渐稀疏。
一生都没有坚定的意志,七十岁了还在搬家迁移。
细雨轻轻洒落在松林小屋,凉风吹过拉起竹制的车椅。
在那白云飘荡的地方,我独自感到局促不安。

注释

鹫岭:高峻的山岭。
心旌:心情或思绪。
影:身影。
疏:稀疏。
一生:整个人生。
无定力:没有坚定的决心。
七十:古时指人的老年。
尚:还。
移居:搬家。
细雨:小而密的雨。
洒:落。
松坞:松树林的小屋。
竹舆:竹制的轻便车椅。
白云相望:遥望白云。
局蹐:拘束不安的样子。
渠渠:形容孤独或局促。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诗《上竺池院归鹫峰庵》是释智愚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上竺池院的所见所感。首句“鹫岭心旌动”表达了对鹫峰庵的向往和心灵的触动,暗示着诗人对修行生活的追求。接着,“池边影渐疏”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自己的孤独身影,反映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一生无定力”揭示了诗人的自我反省,承认自己在修行路上的不坚定,而“七十尚移居”则表达了即使年事已高,仍选择改变生活环境,寻求更深层次的内心安宁。接下来两句“细雨洒松坞,凉风挽竹舆”,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出清幽的氛围,也寓含了诗人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白云相望处,局蹐自渠渠”以白云为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自在随性的心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意描绘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北山庵居

祖担终难荷,岩栖尽可攀。

爱闲嫌日短,遇兴不知还。

谷啸风搏虎,窗明月启关。

馀生无异念,赢得放疏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玄黄不真

万物自全璧,蒙庄安可齐。

月高松影细,风急雁行低。

谁把丹青入,难将竹帛题。

寒山应笑我,携手隔云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动静双照

举息冥方所,徒称宋地僧。

百年应自掷,一饭若为凭。

风暖斗山鹊,烟消露石棱。

分甘云水共,终日任腾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次白云端和尚韵礼杨岐会禅师塔

来拜东山祖,峰高日未央。

遐瞻心已足,右绕兴何长。

啼鸟惊人去,飞花过水香。

西河牙爪在,曾不愧汾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