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端东坡后游赤壁图为黎露苑编修湛枝题

忠端吾乡贤,书画并奇恣。

夙藏砚山图,独立足正气。

梁髯炫我松,磊珂千里致。

别来岁云寒,再见定何地?

君今得此本,用笔特工致。

何爱写后游,赋语殆有契。

江山不复识,石砚眼出泪。

阅年近三百,望古更题识。

梦中鹤不归,去去人间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黄忠端东坡后游赤壁图为黎露苑编修湛枝题》。诗中以“忠端吾乡贤”开篇,赞美了黄忠端的书画艺术,并提到其收藏的砚山图,以及与友人梁髯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别来岁云寒,再见定何地?”这两句诗描绘了分别后的相思之苦和对重逢地点的不确定感,充满了离愁别绪。接着,诗人通过“君今得此本,用笔特工致”表达了对友人获得珍贵作品的喜悦之情,并暗示作品中的笔触细腻,技艺高超。

“何爱写后游,赋语殆有契。”这两句诗进一步揭示了作品背后的情感深度,似乎在说友人不仅爱惜这幅画,更在其中找到了共鸣,感受到了与画中人物或场景的某种心灵契合。

“江山不复识,石砚眼出泪。”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仿佛在说,眼前的江山已非往昔,连那块见证了无数故事的石砚也流下了泪水,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伤和对过往的追忆。

最后,“阅年近三百,望古更题识。”这两句诗点明了作品的年代久远,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情感更加丰富。而“梦中鹤不归,去去人间世。”则以鹤不归的梦境象征着对逝去岁月的不舍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黄忠端东坡后游赤壁图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历史感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力轩举医隐庐

力子治小学,而以通于医。

五十守田里,不与金门期。

偶为人海游,想望中兴基。

儒术世弗尚,顾被方技知。

维时急变法,二圣方宵衣。

宗衮非间平,硕辅无韩琦。

大患讳自养,责效剂和微。

传宣无虚晨,赏赉使遝驰。

郭玉之所怖,越人固见几。

有庐城西南,爽垲于病宜。花竹与果蓏,适情兼?饥。

我来已改元,相见馀赍咨。

正有栋榱惧,岂徒弓剑悲。

省君插架书,犹是俸入遗。

窥源證诵籀,订赝穷轩岐。

此理东西同,新故何常师。

医国匪吾事,活人聊自怡。

每从谈姬岩,安能忘阳崎?

一壶处处可,所冀太平时。

形式: 古风

哭司直

病深始悟世无医,伤性残生悔已迟。

廿载未乾当室泪,一贫难塞倚闾悲。

庾尘不污归无忝,陶幕相依死有知。

槁木成灰犹汝恸,遥怜痴叔鬓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鹅房观穫示轩举

慰情涉林坰,乘霁得观穫。

人烟广莫野,十数即墟落。

黄云错蒲苇,弥望际丛薄。

沮洳自古然,潴防恃力作。

物穷例返本,敦俗孰农若?

耘耔以俟天,操蹄愿已约。

营田有遗迹,稍稍事芟斫。

犹似陶江佃,羡君好腰脚。

平生习畴垄,老顾无住著。

休日亦自难,相从一宿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展重阳同石遗嘿园宿师子窝因过秘魔压

秋深赴霜林,常恐风先我。

谁知前夕雪,断送陆浑火。

渥丹变焦墨,入画亦自可。

狂飙通夜号,千树晓不堕。

成毁时则然,造物测或叵。

君看初日丽,倏尔黑云裹。

却趁半晌晴,秘魔厓下坐。

形式: 古风 押[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