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诗(其十)

结交须结心,取士须取德。

古交金不鍊,古士麟五色。

如何当世人,作事多倾侧。

甘言转相媚,内险不可测。

青青好禾稼,生此螟与螣。

堂堂美少年,化为狐与蜮。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勉学诗(其十)》。诗中以“结交”、“取士”为主题,探讨了交友和选拔人才时应注重的品质——“心”与“德”。通过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真正品德高尚之人的呼唤。

首句“结交须结心,取士须取德”,强调了在结交朋友和选拔人才时,应当看重对方的内心和道德品质。接下来,“古交金不鍊,古士麟五色”两句,运用古代的典故,进一步说明真正的友谊和杰出的人才,不应仅凭表面的财富或外在的荣誉来衡量,而应深入内心,寻找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随后,“如何当世人,作事多倾侧”一句,直指现实,指出当今社会中人们在行事时往往倾向于权谋和利益,缺乏真诚和正直。接着,“甘言转相媚,内险不可测”则揭示了人们为了达到目的,常常会用甜言蜜语来讨好他人,但内心却可能隐藏着不可预测的险恶。

最后,“青青好禾稼,生此螟与螣。堂堂美少年,化为狐与蜮”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原本美好的事物(如禾稼、少年)可能会受到害虫(如螟、螣、狐、蜮)的侵害,暗指社会上正直之人可能会遭受不公或邪恶势力的侵扰。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反思,呼吁人们在交友和选才时要注重内在品质,警惕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追求真善美。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勉学诗(其十一)

人心天机在,利欲日夜昏。

好苗莫助长,恶木先除根。

斧斤一时缓,恶木何由断。

莫畏根株深,所忧筋力短。

形式: 古风

勉学诗(其十二)

吉人语何少,凶人语何多。

多言亦反覆,简默终无他。

可磨白圭玷,言玷不可磨。

有口号谈天,有辨誇县河。

心原一巳放,触物生偏颇。

悠悠百年内,荣辱当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勉学诗(其十四)

五行各异气,万物无全材。

声当配匏竹,味即调盐梅。

何器不适用,有根当复培。

山中多松柏,城中多第宅。

孟尝千金裘,一狐难取白。

形式: 古风

勉学诗(其十九)

布帛文被体,粟菽味充饥。

常人未识察,往往争好奇。

贪奇不愿宝,刻成无当卮。

大钧播万类,琐细各有宜。

得时易长养,失叙徒施为。哀哉杨朱泪,滴向他路?。

正途亦甚坦,舍此将安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