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浮屠

浮屠百尺绝花尘,一望霜林暮色匀。

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

参军帽落嘲谁解,□□□残草作茵。

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宋诗《九日登浮屠》是宋代诗人顾禧的作品,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游历佛塔的景象。首句“浮屠百尺绝花尘”形象地写出浮屠(佛塔)高耸入云,远离世俗尘嚣,给人以超然之感。第二句“一望霜林暮色匀”则描绘出秋日傍晚,霜林与暮色相互映衬的宁静画面。

诗中“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随波逐流、迎合世俗的质疑。接下来的“参军帽落嘲谁解”可能是指诗人自嘲或讽刺某些人的行为,但原诗中“□□□”的文字缺失,使得这部分含义稍显模糊。

最后一句“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以陶渊明自比,即使身处尘世,仍能保持高洁情操,像陶渊明那样在东篱下赏菊,插戴碧纱巾,享受那份清雅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登塔所见,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士生活的欣赏和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41)

顾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不寐

英雄不世出,竖子自成名。

谁谀美新笔,曾怜覆楚兵。

轻霜零病叶,急雁过寒城。

入夜愁无似,悲笳处处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同人看梅

梅花引我入溪深,半绕青松半翠林。

已耐岁寒成好友,还将春色作幽岑。

苍烟踏破鞋无迹,明月挑来杖有心。

赢得清芬盈客袖,莫愁归路暮云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过徐稚山居

曲径秋高竹影斜,多君此日淡浮华。

笛声远落幽人泪,月色清宜孺子家。

世事尽劳五斗米,我来常醉一园花。

不须更读閒情赋,元亮风流自足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饮谭子钦斋

取次梅花放,樽前白雪楼。

人非分洛蜀,才岂逊曹刘。

姜桂存馀辣,芝兰忆旧游。

文章千古事,未许卧南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