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韦八

辞君岁久见君初,白发惊嗟两有馀。

容鬓别来今至此,心情料取合何如。

曾同曲水花亭醉,亦共华阳竹院居。

岂料天南相见夜,哀猿瘴雾宿匡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离别你多年后终于相见,惊讶地发现我们都已白发苍苍。
离别以来,容貌和心境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曾经一起在曲水花亭沉醉,也曾在华阳竹院共度时光。
没想到在天南的夜晚重逢,却是在哀猿和瘴雾笼罩的匡庐山下。

注释

辞君:离开你。
岁久:时间已久。
见君初:初次见面。
白发:老年人的头发,代指年老。
容鬓:面容和鬓角,指外貌。
料取:预料,想象。
合何如:应该怎样。
曲水花亭: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华阳竹院:可能是某个地点,具体未知,这里指曾共同度过的地方。
岂料:没想到。
天南:南方。
相见夜:夜晚相见。
哀猿:叫声悲哀的猿猴,常用来渲染悲凉气氛。
瘴雾:南方湿热地区常见的有毒雾气。
匡庐:即庐山,中国著名山脉。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赠韦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久违重逢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境遇的感慨。诗中“辞君岁久见君初,白发惊嗟两有馀”两句,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分别与现在的重聚,凸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人们内心深处的哀伤。

“容鬓别来今至此,心情料取合何如”则是诗人在询问自己的内心感受,如何去衡量这次久别重逢的情感波动。"曾同曲水花亭醉,亦共华阳竹院居"两句,回顾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无论是在曲水的花亭里畅饮,还是在华阳的竹院中居住,都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的寄托。

最后“岂料天南相见夜,哀猿瘴雾宿匡庐”则是对现实境遇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出乎意料的相逢,以及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情感波动。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情厚谊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友谊不变的珍视与赞美。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赠东邻王十三

携手池边月,开襟竹下风。

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

居处东西接,年颜老少同。

能来为伴否,伊上作渔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赠写真者

子骋丹青日,予当丑老时。

无劳役神思,更画病容仪。

迢递麒麟阁,图功未有期。

区区尺素上,焉用写真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同座

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

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

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后吟。

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赠朱道士

仪容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

两翼化生因服药,三尸卧死为休粮。

醮坛北向宵占斗,寝室东开早纳阳。

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