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乱后自嬄杂诗(其九)

黄事多反覆,萧兰不辨真。

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

求饱羹无糁,浇愁爵有尘。

往来梁上燕,相顾却情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世事纷繁反复无常,萧瑟兰花难以分辨真假。
你身为误国的罪人,我则是家道衰败的见证者。
饥饿时连稀粥都难觅,借酒浇愁杯中却已积满灰尘。
梁上的燕子来去自如,相互对视却显得情深意浓。

注释

黄事:世事。
多反覆:纷繁反复。
萧兰:萧瑟兰花。
不辨真:难以分辨真假。
汝:你。
误国贼:误国的罪人。
我:我。
破家人:家道衰败的见证者。
求饱:饥饿时。
羹无糁:稀粥难觅。
浇愁爵:借酒浇愁。
有尘:杯中积满灰尘。
往来:来去自如。
梁上燕:梁上的燕子。
相顾:相互对视。
情亲:情深意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乱之后的凄凉景象与个人亲情的断裂。开篇"黄事多反覆,萧兰不辨真"暗示了战争中混乱与真相难辨的情形,其中“黄事”可能指的是战争或灾难的发生,“萧兰”则象征着纷争与混沌。而"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中亲情与家园被毁灭的痛心,"汝"和"我"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战争带来的个人悲剧。

接着的"求饱羹无糁,浇愁爵有尘"则形象地描述了战乱后的贫困与绝望。"求饱"意味着食不果腹的艰难,而"羹"作为古代的一种粮食储存器皿,现在却空空如也,反映出物资的匮乏和生活的艰辛。

最后两句"往来梁上燕,相顾却情亲"则通过燕子的往来与栖息在梁上的景象,表现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战争中人情的破碎。燕子一向被赋予和谐家庭、温馨生活的寓意,在这里却只能“相顾”而不能共处,传递出一种无力回天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个人的悲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无限怀念。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兵乱后自嬄杂诗(其十四)

蜗舍嗟芜没,孤城乱定初。

篱根留敝屦,屋角得残书。

云路惭高鸟,渊潜羡巨鱼。

客来阙佳致,亲为摘山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春日即事二首(其二)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柳州开元寺夏雨

风雨翛翛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开万壑留。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到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读书

老去有馀业,读书空作劳。

时闻夜虫响,每伴午鸡号。

久静能忘病,因行得出遨。

胡为良自苦,膏火自煎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