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鄞县尹的深情厚谊与离别之情。首句“秋风吹汝鬓成丝”以秋风起兴,形象地描绘出鄞县尹年华渐逝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岁月流转的感慨。接着,“移病还家竟不疑”则透露出鄞县尹因病返乡的平静与淡然,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官是伯强曾补处,身如元亮已归时”两句,运用典故,将鄞县尹比作古代的隐士陶渊明(字元亮),暗示其虽身处官场,却心系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鄞县尹能适时归隐的赞赏。
“青山老去浑相识,黄菊平生最受知”进一步深化了对鄞县尹的赞美,青山见证了岁月的更迭,黄菊则以其高洁之姿,象征着鄞县尹的品格与情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寄托了诗人对鄞县尹人格魅力的钦佩。
最后,“我亦相从上吴会,夕阳骑马看残碑”表达了诗人自己也将追随鄞县尹的脚步,前往吴会(泛指江南地区)的意愿。夕阳骑马看残碑,既是对旅途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暗含着对鄞县尹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鄞县尹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