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鄞县尹

秋风吹汝鬓成丝,移病还家竟不疑。

官是伯强曾补处,身如元亮已归时。

青山老去浑相识,黄菊平生最受知。

我亦相从上吴会,夕阳骑马看残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鄞县尹的深情厚谊与离别之情。首句“秋风吹汝鬓成丝”以秋风起兴,形象地描绘出鄞县尹年华渐逝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岁月流转的感慨。接着,“移病还家竟不疑”则透露出鄞县尹因病返乡的平静与淡然,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官是伯强曾补处,身如元亮已归时”两句,运用典故,将鄞县尹比作古代的隐士陶渊明(字元亮),暗示其虽身处官场,却心系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鄞县尹能适时归隐的赞赏。

“青山老去浑相识,黄菊平生最受知”进一步深化了对鄞县尹的赞美,青山见证了岁月的更迭,黄菊则以其高洁之姿,象征着鄞县尹的品格与情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寄托了诗人对鄞县尹人格魅力的钦佩。

最后,“我亦相从上吴会,夕阳骑马看残碑”表达了诗人自己也将追随鄞县尹的脚步,前往吴会(泛指江南地区)的意愿。夕阳骑马看残碑,既是对旅途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暗含着对鄞县尹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鄞县尹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本觉寺空翠亭

琅玕十亩映江渚,天籁沈沈欲下来。

已见凤毛沾雨露,长疑龙气挟风雷。

树团车盖春阴合,月射金银夜色开。

中野白云如白石,不辞一日到千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十六日宿芜湖县

芜湖县南泊船夜,欲霜天色已苍苍。

云山欲曙江流紫,洲渚初昏烧火黄。

自笑头颅向华发,尚为羁旅适他乡。

东船西舫无人语,可惜窗中明月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喜雨次神字韵录呈达兼善

净洗烦冤六合新,清晨沙路绝轻尘。

太山自古兴云雨,淫祀何劳走鬼神。

淝水急流舟欲起,巢湖浮黛画初匀。

客游甚忆鱼羹饭,归到江南及暮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张颜乐秋夜闻蛩

西风蟋蟀共悲凉,病木飘残托腐肠。

邻媪秋来借灯火,行人夜语怨参商。

啼残红叶催霜雨,吟傍黄花饮露香。

商榷秋风与秋月,腹中那有许雌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