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千寻立,奇势凌穹苍。
岷水万里走,怒流吞沧浪。
南连楚越腹,北际秦陇吭。
乾坤所造作,险固天下彊。
四境高与深,沃野蟠中央。
天时少凶旱,地力宜耕桑。
生齿万亿计,赀货丰且穰。
运载实内府,重车不停箱。
公廪己腐粟,私家始馀粮。
恬然礼义俗,杳在无何乡。
王泽或壅闭,土风亦悲凉。
所以二僭伪,草木罹凋伤。
继有三盗起,氛埃屡飞飏。
耳目殊未远,本末犹可详。
朝廷任连帅,指顾宁一方。
圣造尔莫测,恩波但流长。
我公来息蕃,琴瑟更而张。
至诚极恺悌,大事费忖量。
澄挠孰清浊,中和匪柔刚。
蜀人自荷戴,颂口殊锵洋。
仰公若梁栋,爱公比琳琅。
谓宜立大厦,岂特为圭璋。
愿公保遐福,坚厚如陵冈。
期公享眉寿,岁月过绮黄。
或吐药石论,百脉除膏肓。
或执陶冶柄,四序时雨旸。
歌德动金石,书勋满旂常。
舆意信如此,惟公协行藏。
清风耸朝野,阔步由康庄。
昔为御史时,率先问豺狼。
及其按河患,巨奸缩锋铓。
边兵好掎角,公令无出疆。
狱奏或反汗,公嗟为飞章。
斯事最卓荦,辉耀日月旁。
平生宝大节,安肯差毫芒。
都俞既会合,事业尤辉光。
盖以大臣道,施之辅虞唐。
雅意有馀裕,玩占得黄裳。
此语知者重,不惟谈否臧。
稽首告天子,高贤民所望。
下惠为士师,子文乃令尹。
仕也固不喜,黜之何尝愠。
直道宜少合,高风谅难泯。
大抵君子心,惟义素藏韫。
进非为私谋,退亦为道隐。
顾彼荣与辱,于吾不加损。
我公天下贤,许国以诚悃。
危言屡启纳,大事费量忖。
审如秦和医,良剂起疾疢。
工如鲁匠斲,钜木赴绳准。
昔尝迁九江,谁谓去途窘。
又尝谪蕲水,恬然泛惊濆。
于今已三黜,去就决不混。
远视前世贤,并驱而齐轸。
大敌众所畏,未战势自殒。
惟公鼓而前,万旅悚兵楯。
晚节人所重,半道或凋陨。
惟公久益壮,千古激忠愤。
大明方乘离,元老反遇遁。
得丧未易言,所系在邦本。
六经圣人心,言以寓微意。
著示万世教,大略归简易。
先儒事研覃,传注发奥秘。
其间岂无失,十数才一二。
沿波而讨源,自可见极致。
学者不务此,纷纷竞非是。
所得方一毫,已谓尽千里。
譬如就寸管,窥觇九清位。
又如持小蠡,测度巨浸水。
近年经术兴,众说尤鼎沸。
或沿老佛解,或取鬼神议。
或以对偶求,或用点画治。
往往勤万言,区区释数字。
茫昧超洪荒,高阔等天地。
幽欲根死生,明欲混愚智。
五常孰为常,百氏孰为氏。
古今名家学,一旦尽委弃。
老生分退缩,钳口深有畏。
晚辈互驰骋,锐力不少避。
兹事系风化,贤者慎措置。
吾乡句夫子,天禀最纯粹。
事亲存至行,执卷考精理。
平生耽道腴,大嚼得鼎味。
使之典胄席,琢玉成贵器。
不尔坐泮宫,好音变恶类。
头白颜已苍,犹从一麾寄。
普慈实名郡,良俗先礼义。
斯文久磨淬,浮笔耻诵记。
有心欲闻韶,作乐虑惉懘。
有道欲适远,驱车患轩轾。
兹焉遇儒师,于学有统帅。
公若舜权举,明若轩鉴视。
珍若太羹饱,快若醇酎醉。
诗书文翁治,教育孟轲志。
虽则憩甘棠,清风似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