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辞秩入匡庐,重脩靖节居。
免遭黑绶束,不与白云疏。
送吏各献酒,群儿自担书。
到时看瀑布,为我谢清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去朝廷,返回山中清净之地的场景。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返璞归真、超然世俗的生活图画。
"辞秩入匡庐,重脩靖节居"两句,表明官员放弃了繁忙和权力的斗争,选择了一种更加宁静和有序的生活方式。"免遭黑绶束,不与白云疏"则进一步强调了他逃离尘世纷扰的决心,不愿再被俗世羁绊。
下片写到了送别的情景,"送吏各献酒,群儿自担书"表现出朋友和乡亲们对他的敬重和不舍。"到时看瀑布,为我谢清虚"则是诗人对马明府归隐山中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操。
不详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南国菖蒲老,知君忆钓船。
离京近残暑,归路有新蝉。
岘首白云起,洞庭秋月悬。
若教吟兴足,西笑是何年。
石上菖蒲节节灵,先生服食得长生。
早知避世忧身老,近日登山觉步轻。
黄鹤待传蓬岛信,丹书应换蕊宫名。
他年控鲤升天去,庐岳逋民愿从行。
献捷灵州倅,归时宠拜新。
论边多称旨,许国誓亡身。
马渴黄河冻,雁回青冢春。
到蕃唯促战,应不肯和亲。
早发长风里,边城曙色间。
数鸿寒背碛,片月落临关。
陇上明星没,沙中夜探还。
归程不可问,几日到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