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斗笠

江汉何年斗笠翁,丹砂未熟酒瓢空。

金华不见牧羊子,郢上还邀襄野童。

宝剑歌残徒自媚,瑶琴凄断与谁同。

相逢且莫沧州去,为报淮南有桂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杨斗笠的隐士形象,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其孤独而超脱的生活状态。

首句“江汉何年斗笠翁”,以江汉泛指广阔天地,暗示斗笠翁生活于自然之中,时间仿佛在这样的环境中流逝,难以具体衡量。斗笠翁的形象,既朴素又神秘,引人遐想。

“丹砂未熟酒瓢空”一句,进一步刻画了斗笠翁的生活状态。丹砂未熟,象征着追求与等待的过程;酒瓢空,暗示物质生活的简朴,但并不妨碍内心的丰富与满足。这反映了斗笠翁对物质的淡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金华不见牧羊子,郢上还邀襄野童”两句,通过对比金华(可能指繁华之地)与郢上、襄野(可能指乡村或隐居之地),表达了斗笠翁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邀请野童共游,更显其与世无争、乐于与自然亲近的性情。

“宝剑歌残徒自媚,瑶琴凄断与谁同”两句,运用宝剑与瑶琴的意象,分别象征力量与艺术的追求。宝剑歌残,意味着过去的辉煌已成过往,唯有自我欣赏;瑶琴凄断,则表达了艺术创作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境遇。这两句揭示了斗笠翁在追求理想与艺术时的孤独感。

“相逢且莫沧州去,为报淮南有桂丛”两句,以相逢的场景结束全诗,表达了对斗笠翁生活方式的尊重与向往。相逢时劝说对方不要离开,因为淮南有桂丛,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推崇,以及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斗笠翁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内心世界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向往。

收录诗词(349)

宋登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晚出荆州南门壕上作

蒲稗藏鸭楚水秋,碧云摇海结新愁。

晚风忽动芙蓉渚,斜日还寻杜若洲。

白发萧疏歌宝铗,黄金零落恕貂裘。

梧桐露下自消歇,千里相思明月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八月十三日东永嘉王秉之山人

寒竹丛巳橘柚县,短篱茅屋向城偏。

桂花酿酒秋将半,桐叶题诗月未圆。

越客还思青海峤,楚鸿又度白云天。

好山欲买多招隐,袖里曾无子母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泊吴淞海岸观邵将军水军以所获倭奴行酒

海戍江城动远旌,栖船载酒楚云平。

三山我欲寻仙去,万里谁能破浪行。

碧眼倭奴通汉语,黄须剑卒缦胡缨。

向予东指嵎峓穴,先□洪涛断巨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自楚归访李少卿于濮上

十载南冠学楚吟,半生踪迹任浮沉。

秋风客路冯驩铗,暮雨山堂叔夜琴。

濮上故人闻独钓,山中丛桂得相寻。

归来不惜黄金尽,易水歌残壮士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