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得湘南一派奇,禅舂元熟不须师。
几千亿化如来相,五百年将再出时。
翠壁云连秋树老,宝坊香静午斋迟。
我来欲和因缘事,众衲丛中有解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的作品,名为《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禅宗文化的深厚理解和个人修为的独到见解。
"自得湘南一派奇,禅舂元熟不须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禅宗上已达到了一定的造诣,不再需要他人的指导。其中“湘南”指的是湖南省的别称,而“一派奇”则显示出作者对自我修行的自信。
"几千亿化如来相,五百年将再出时。" 这两句诗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或传说,其中的“几千亿化如来相”指的是佛教中菩萨或佛陀的化身,而“五百年将再出时”则可能暗示着某种预言或者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翠壁云连秋树老,宝坊香静午斋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景象,“翠壁云连秋树老”中的“翠壁”可能指的是被苔藓覆盖的古老墙壁,而“云连秋树老”则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与时间的交织。"宝坊香静午斋迟"则让人联想到寺庙中午时分的宁静与香气。
"我来欲和因缘事,众衲丛中有解知。"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因缘事相之间关系的探究,以及希望在众多僧侣之中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人。这也显示出李曾伯对佛学深入浅出的领悟和人生修行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于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内在世界的丰富情感。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剪綵宁如剪水工,瑞烟融出玉龙松。
重看腊白不为晚,未到昏黄犹见冬。
多谢玉妃鞭白凤,为催青帝驾苍龙。
天心端报丰年喜,一稔相期乐可封。
公馀赢得片时休,徙倚危亭豁倦眸。
屹屹独存今岳阜,滔滔不尽古湘流。
犹看雪意微茫在,顿觉春光骀荡浮。
举酒莫论今古事,只将身世付沙鸥。
盟寻城下事方危,尚尔衰民益虏资。
绐楚时曾无纪信,交秦计卒堕张仪。
抗言玉铉吁何及,捐积琼林惜已迟。
劫火既灰遗墨在,小臣唯有泪沾颐。
避愁聊复上层楼,上到层楼转更愁。
杳杳青烟榆夹塞,鳞鳞翠浪麦平畴。
山连楚甸三千里,地隔中原四百州。
立尽栏干谁领会,沧波渺处起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