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叹(其四)

深院梧桐夹金井,上有辘轳青丝索。

美人清昼汲寒泉,寒泉欲上银瓶落。

迢迢碧甃千馀尺,竟日倚阑空叹息。

惆怅不来照明镜,却掩洞房抱寂寂。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院中梧桐树围绕着一口金井,井上挂着青色的丝绳辘轳。
美丽的女子在白天汲取冰冷的泉水,那冷冽的泉水几乎要从银瓶中溢出。
远远望去,碧绿的井壁有千余尺深,她整天倚着栏杆徒然叹息。
心中充满惆怅,无法照亮镜子,只能关上房门,独自面对寂静。

注释

深院:指庭院深处。
梧桐:一种高大落叶乔木。
金井:装饰华丽的井。
辘轳:井上汲水工具。
青丝索:青色的丝绳。
美人:形容女子美丽。
清昼:白天。
寒泉:冰冷的泉水。
银瓶: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
落:溢出。
迢迢:形容遥远。
碧甃:绿色的井壁。
千馀尺:极言井深。
阑:栏杆。
叹息:表示哀伤或失望的叹气。
惆怅:内心忧郁、失落。
照明镜:借指照见自己的容颜。
洞房:深宅大院中的内室。
寂寂:寂静无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在深院中汲水的景象,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梧桐树夹着金井,辘轳与青丝索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美人在清晨汲取寒泉,水声叮咚,映照出银瓶中泉水的清澈。

诗中“迢迢碧甃千馀尺”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院中的幽长。美人倚靠栏杆,对着这幽深静谧的环境,不禁叹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孤寂。

最后两句“惆怅不来照明镜,卻掩洞房抱寂寂”则透露了美人的内心世界。她不再前来照亮那明镜,反而关闭了洞房,将自己包裹在寂静之中。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人物情感状态的一种抒发,体现出一种淡然自守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心理洞察,展现了古典女性在封闭空间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她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无奈放弃。

收录诗词(125)

李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自号清溪子。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诗》一卷。存词六首

  • 字:不详
  •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约80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六叹(其五)

关东病儒客梁城,五岁十回逢乱兵。

烧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炽心都未足。

城里愁云不开城,城头野草春还绿。

五十馀年忠烈臣,临难守节羞谋身。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

千古伤心汴河水,阴天落日悲风起。

形式: 古风

六叹(其六)

汉臣一没丁零塞,牧羊西过阴沙外。

朝凭南雁信难回,夜望北辰心独在。

汉家茅土横九州,高门长戟封王侯。

但将钟鼓悦私爱,肯以犬羊为国羞。

夜宿寒云卧冰雪,严风触刃垂旌节。

丁年奉使白头归,泣尽李陵衣上血。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其一)鹧鸪词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

日斜斑竹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沈。

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杂曲歌辞(其二)鹧鸪词

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

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

岭头行人少,天涯北客稀。

鹧鸪啼别处,相对泪沾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