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宁之鹏南兄弟二首(其一)

携家非得计,世乱且求安。

有季俱行役,谁人救急难。

月从愁里没,雪向望中寒。

昨夜乡书到,知君不忍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良在动荡时代中对家庭与安全的忧虑,以及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首句“携家非得计,世乱且求安”表达了在乱世中,带着家人寻求安定并非易事,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现实的妥协。接着,“有季俱行役,谁人救急难”则进一步点明了兄弟们各自奔波劳碌,面对困境时无人能伸出援手的孤独感。

“月从愁里没,雪向望中寒”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情感氛围,月亮在愁绪中隐没,雪花在期盼中显得寒冷,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昨夜乡书到,知君不忍看”揭示了诗人收到家乡来信的情景,虽然信中可能包含了家人或兄弟的消息,但想到其中可能包含的悲伤或困难,他却难以启齿,不愿阅读,流露出对亲人的深深挂念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人们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对亲情的深切渴望,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寄宁之鹏南兄弟二首(其二)

一自干戈后,先庐几处存。

遽成豺虎峡,愁杀鹡鸰原。

岁酒空今夕,春风非故园。

忧来无避处,只是倚衡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郡斋守岁

守岁寒斋里,开盘试奠辛。

杯行犹是腊,酒醒即逢春。

天地长为客,风尘叹此身。

岁时追往事,独有老随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剑池送人

祖龙南狩年,拔剑当风立。

慷慨逞雄心,斫石石为入。

耿耿秋水光,棱棱铁花涩。

杀气缠蛟螭,腥痕凛原隰。

参差世祀移,寂寞威风戢。

要离去不顾,湛卢见之泣。

英图怅若兹,馀波眇谁挹?

茂宰歘骞腾,军容何翕习。

仗剑戍三边,斩首当几级。

惟国养甲兵,有忾须讨袭。

相期献馘归,此地共栖集。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登尧峰

已从■泉游,复向尧峰去。尧峰眇何所,氓俗不知处。

披拂强追寻,疲苶窘凌遽。

息喘倚茂松,济胜犯零露。

积石拥近蹊,飞岚护遥树。

仰观天宇垂,俯睨河流注。

石湖尚波澜,洞庭但烟雾。

游子多悲怀,触景增远慕。

微迹既漂泊,流年复迟暮。

半生仅一来,百龄能几度。

回驾怅难淹,又复首前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