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引

长洲茂苑朝夕池,映日含风结细漪。

坐当伏槛红莲披,雕轩洞户青蘋吹。

轻幌芳烟郁金馥,绮檐花簟桃李枝。

苕苕翡翠但相逐,桂树鸳鸯恒并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开篇“长洲茂苑朝夕池”即设定了诗人所处之地,是一个有着长长堤岸、繁茂竹林和清澈池塘的地方。紧接着,“映日含风结细漪”展示了池水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水面上形成了细小的涟漪,既描写了自然景观,也烘托出了诗人静谧的生活情趣。

“坐当伏槛红莲披”一句,则将视线转移到池塘中的荷花。这里的“伏槛”可理解为池塘边缘的栏杆或是竹篱,荷花在其间盛开,诗人似乎坐在这栏杆旁边欣赏着这些如火焰般红色的莲花。"雕轩洞户青蘋吹"进一步描绘了荷叶间微风的作用,使得水面上的荷叶轻轻摇曳,如同有意境地在诉说着什么。

“轻幌芳烟郁金馥”则是对周围环境的进一步刻画。这里,“轻幌芳烟”可能指的是荷花或其他植物散发出的清新香气,而“郁金馥”则是这些香气在空气中蔓延、积聚,形成一种浓郁而不失精致的味道。

接下来的“绮檐花簟桃李枝”中,“绮檐”可能暗指诗人所居之地有着精美的窗棂,而“花簟桃李枝”则是窗外花开的景象,桃李等春季果树已经抽芽,预示着生机勃勃。

“苕苕翡翠但相逐,桂树鸳鸯恒并宿”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物和谐共处的情景。“苕苕翡翠”可能指的是池塘中的碧绿水草,而“但相逐”则是这些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互相追随,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桂树鸳鸯恒并宿"则展示了诗人居住的环境中,桂树旁常有鸳鸯(一种水鸟)栖息,表达了一种和谐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长洲茂苑、朝夕池塘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荷花、桃李等植物生长环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

收录诗词(176)

陈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号:三教布衣
  •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约公元812—约885年

相关古诗词

双桂咏

青冥结根易倾倒,沃洲山中双树好。

琉璃宫殿无斧声,石上萧萧伴僧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冬夜吟

黑夜天寒愁散玉,东皇海上张仙烛。

侯家歌舞按梨园,石氏宾寮醉金谷。

鲁家襜褕闇披水,雪花灯下甘垂翅。

散帙高编折桂枝,披纱密甃青云地。

霜白溪松转斜尽,铜龙唤曙咽声细。

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

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

形式: 古风

古镜篇

紫皇玉镜蟾蜍字,堕地千年光不死。

发匣身沈古井寒,悬台日照愁成水。

海户山窗几梳绾,菱花开落何人见。

野老曾耕太白星,神狐夜哭秋天片。

下国青铜旋磨灭,回鸾万影成枯骨。

会待抟风雨泬寥,长恐莓苔蚀明月。

形式: 古风

关山月

昔年嫖姚护羌月,今照嫖姚双鬓雪。

青冢曾无尺寸归,锦书多记穷荒骨。

百战金疮体沙碛,乡心一片悬秋碧。

汉城应期破镜时,胡尘万里婵娟隔。

度碛冲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

陇上横吹霜色刀,何年断得匈奴臂。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