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其十六)

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

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

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

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直以来都是我主动拾取,而不是偶尔才这样称呼。
没有其他的亲人亲属,寒山如同我的兄长一般。
我们两人心意相投,谁又能去顺从世俗的情感呢?
如果问我们的年纪多大,就像问黄河有多少次变得清澈一样。

注释

从来:一直。
拾得:主动获取或选择。
偶然:偶尔。
称:称呼或认同。
别无:没有其他。
亲眷属:亲人和亲戚。
寒山:这里指代一位隐士或诗人的朋友。
我兄:我的兄长。
两人心:我们两人的心性或想法。
相似:相近或相同。
谁能:哪个人能。
徇:顺从。
俗情:世俗的情感或习俗。
若问:如果询问。
年多少:年龄多大。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流,常用来比喻历史悠久、历经沧桑。
几度:多少次。
清:变得清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拾得的作品,它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独特的情感联系。开篇“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名字背后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拾得"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

接着,“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孤独与他对自然的依赖。"寒山"作为诗人唯一的"兄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则深化了这种情感联系,表明诗人与大自然之间有着超越世俗情感的默契和理解。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沟通。

最后,“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这两句则是在探讨时间与自然变迁的问题。诗人似乎在用黄河的清浊来比喻自己的岁月和生活经历,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观照万象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剖析,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56)

拾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其十七)

若解捉老鼠,不在五白猫。

若能悟理性,那由锦绣包。

真珠入席袋,佛性止蓬茅。

一群取相汉,用意总无交。

形式: 古风

诗(其十八)

运心常宽广,此则名为布。

辍己惠于人,方可名为施。

后来人不知,焉能会此义。

未设一庸僧,早拟望富贵。

形式: 古风

诗(其十九)

猕猴尚教得,人何不愤发。

前车既落坑,后车须改辙。

若也不知此,恐君恶合杀。

此来是夜叉,变即成菩萨。

形式: 古风

诗(其二十)

自从到此天台寺,经今早已几冬春。

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