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寄银匙与阿龟

谪宦心都惯,辞乡去不难。

缘留龟子住,涕泪一阑干。

小子须娇养,邹婆为好看。

银匙封寄汝,忆我即加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被贬谪为官已是常态,离开家乡也没什么困难。
只因要留下小儿子生活,眼泪也不自觉地流了一脸。
小儿子需要娇生惯养,让邹婆照顾是为了他能好看。
我把银匙寄给你,想我时就吃饭以慰思念之情。

注释

谪宦:被贬谪的官员。
辞乡:离开家乡。
龟子:此处指诗人的小儿子。
涕泪一阑干:眼泪纵横,形容悲伤之态。
娇养:宠爱养育。
邹婆:古代对老年妇女的称呼,此处指看护孩子的人。
银匙:银制的汤匙,可能是诗人赠给儿子的物品。
加餐:多吃点,寓意关心和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所作,名为《路上寄银匙与阿龟》。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分离时的思念之情。

"谪宦心都惯,辞乡去不难。"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官场生活已经习以为常,对于离开家乡也已司空见惯,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亲人的牵挂和不舍。

"缘留龟子住,涕泪一阑干。"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小儿的思念之情,小儿因依恋而留下,诗人也因此流下了眼泪。

"小子须娇养,邹婆为好看。" 这两句是对家中照顾孩子的人提醒,希望他们能温柔地照料小孩,这里的“邹婆”指的是年迈的老仆人,他们因年岁已高,对孩子更为关心。

"银匙封寄汝,忆我即加餐。"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寄送一只银匙给远方的亲人,以此作为思念之物,希望他们在用餐时能多吃一些,寓意着对他们的牵挂和关心。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对家人的不舍,以及他对于生活中的小事也充满了情谊。通过这简单而直接的语言,白居易展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温馨与细腻。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路逢青州王大夫赴镇立马赠别

大旆拥金羁,书生得者稀。

何劳问官职,岂不见光辉。

赫赫人争看,翩翩马欲飞。

不期前岁尹,驻节语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遣怀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

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

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

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酬刘和州戏赠

钱唐山水接苏台,两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无争学得,风情旧有且将来。

双蛾解佩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

不似刘郎无景行,长抛春恨在天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