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篇

秋风白虎嘷,长庚光如刀。

水源缩窍穴,木根潜脂膏。

啄实已细毳,齧枯皆竖毛。

鬼啼竹篱梢,月黑为朋曹。

小儿莫畏声,破管偶值遭。

挂掇青红蕡,拆剖皱刺韬。

熟坠存虚房,瘦敛由失薅。

西吹几万里,乃起东海涛。

衡舂困龟鱼,白沫丘岳高。

原扬烂屋茅,岸裂枞船篙。贫门易?藉,远游难撑操。

驱云失巫宫,迸雨入楚壕。

搅空神兵发,穿窟乖龙逃。

唯恐五色石,女娲补不牢。

摆落缺西北,赤子何熬熬。

常娥近天箕,学簸不学溞。

欲使糠秕尽,撼死千岁桃。

王母不敢诉,倚日黄人豪。

自与穆天子,终朝醉酕醄。

后得汉武帝,述以再种劳。

因之来横汾,作辞心切忉。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秋风篇》,通过对秋风的描绘,展现了其强烈的力度和带来的自然景象。"秋风白虎嘷,长庚光如刀",以白虎咆哮和明亮的月光比喻秋风的锐利,形象生动。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秋风对万物的影响,如水源收缩、木根油脂外露,以及动物们应对的紧张状态。

"鬼啼竹篱梢,月黑为朋曹",渲染出秋风带来的阴森气氛。"小儿莫畏声,破管偶值遭",提醒人们尽管秋风可怕,但也有意外的破坏。诗人进一步通过"挂掇青红蕡,拆剖皱刺韬",描绘果实被风吹落和草木凋零的场景。

"熟坠存虚房,瘦敛由失薅",写出了秋风对农作物的摧残。随后,诗人将秋风的威力扩展到千里之外,引发海涛,甚至影响到房屋和船只。"贫门易?藉,远游难撑操",表达了贫苦人家在秋风中的艰难处境。

诗中还提到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以及嫦娥、王母等仙人的故事,寓言意味浓厚。最后,诗人借汉武帝的故事,表达对秋风带来丰收的期待,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秋夜同永叔看月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

常时翳云气,古鉴生莓苔。

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

灵兔不捣药,是夜无纤埃。

与君玩流景,置酒临层台。

单衣湿白露,鸣雁方南来。

以言欢未终,雁声一何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秋夜感怀

风叶相追逐,庭响如人行。

独宿不成寐,起坐心屏营。

哀哉齐体人,魂气今何征。

曾不若陨箨,绕树犹有声。

涕泪不能止,月落鸡号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雨

雨后秋气早,凉归室庐清。

既摧蚊蝇势,任壮蛩蝉声。

石榴坠枝熟,苍藓缘阶生。

闭门且高卧,畏向泥涂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雨篇

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

梅生不量仰天问,神官夜梦言语周。

日月是天之两目,忽然生瞖无药瘳。

只知泪滴为赤子,赤子岂误天公忧。

天公哭??,洒涕落九州。地祇不敢安,泥潦已没头。

乃因从容诘神官,后稷今在帝所不。

从前后稷知稼穑,曾以筋力亲田畴。

曷不告帝且辍泣,九谷正熟容其收。

早时不泣此时泣,忧民欲活反扼喉。

神官发怒髭奋虬,下士小臣安预谋。

恐然惊觉汗交流,树上已听呼雌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