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往长沙

荆门归路指湖南,千里风帆兴可谙。

好听鹧鸪啼雨处,木兰舟晚泊春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翻译

路线指向湖南,回荆门的路上,千里之行,风帆高涨,兴致盎然。
喜欢听鹧鸪在雨中啼叫的地方,夜晚时分,木兰舟停泊在春日的水潭边。

注释

荆门:地名,位于湖北省,这里代指诗人的出发地。
湖南:地区名,指今天的湖南省,诗人的目的地。
千里风帆:形容旅途遥远,船帆随风鼓起,景象壮观。
兴可谙:兴趣浓厚,非常享受这次旅行。
好听:喜欢听,觉得悦耳。
鹧鸪:一种鸟,叫声凄切,常引发旅人思乡之情。
啼雨处:下雨时啼叫的地方,营造出一种哀愁的氛围。
木兰舟:用木兰树制作的船,常用来象征优雅或美好的船只。
春潭:春天的水潭,代表了旅途中的美丽景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惆怅情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荆门归路指湖南",开篇即设定了送别的场景,荆门是古代长江中游的一个重要地点,而“归路”则意味着告别前的最后一程旅途,诗人以此点明离别的方向。紧接着,“千里风帆兴可谙”,这里的“千里风帆”形象地表达了送别者心中的思绪万千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厚谊。

"好听鹧鸪啼雨处"一句,通过听雨声中鹧鸪(一种鸟类)的叫声,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借此传达了送别时的心绪和环境的寂寞,而“木兰舟晚泊春潭”则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木兰舟"可能是指载着离人的船只,"晚泊春潭"则表明时间已经不早,春天的潭水旁,舟船停靠,而送别的人却留下了深深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胎发笔寄仁公

内唯胎发外秋毫,绿玉新栽管束牢。

老病手疼无那尔,却资年少写风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送高丽二僧南游

日边乡井别年深,中国灵踪欲遍寻。

何处碧山逢长老,分明认取祖师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送惠空北游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

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楚云上人往南岳刺血写法华经

剥皮刺血诚何苦,欲写灵山九会文。

十指沥乾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