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危法师

曾见先生在九华,朝餐玉乳著琼花。

鹿冠夜戴青城月,鹤氅晨披紫府霞。

偶携剑在人间世,未把琴归仙子家。

一笑相逢松竹里,炷香新话啜杯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与朋友相逢的温馨场景。"曾见先生在九华,朝餐玉乳著琼花",表明诗人曾经在九华山看到一位先生正在享用仙境般的美食,这里的“玉乳”和“琼花”都是形容食物的美好,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接着,“鹿冠夜戴青城月,鹤氅晨披紫府霞”,则是对这位先生的装扮进行描述,鹿冠和鹤氅都是道教修行者常用的象征物,穿插了神秘与超自然的色彩。这些细节构建了一种仙界般的氛围。

"偶携剑在人间世,未把琴归仙子家"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中人物虽然身处尘世,却依然保有一丝仙风道骨。他偶尔带着剑出现在凡尘之中,但他的琴却还未回到那位仙子的家中。这里的“剑”和“琴”,代表了武力与艺术、现实与理想之间微妙的关系。

"一笑相逢松竹里,炷香新话啜杯茶"描绘了一场平凡却温馨的偶遇。在松竹丛生的地方,一位修行者与诗人不期而遇,共同品尝着清淡的茶水,分享着彼此的故事。这里的“炷香”和“啜杯茶”,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形容闲适生活场景的意象。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者与诗人之间一段温馨相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理想境界。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道教文化和仙境神话的深厚兴趣。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赠吴草裘

闻道青城有老吴,话头入耳十年馀。

偶同婺女无忧客,来到天台撞见渠。

身上衣衫惟布素,口中谈吐尽丹书。

想君已是千馀岁,谁道神仙世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赠杜省元

海外三山一洞天,金楼玉室有神仙。

南柯国里柯岩叟,白马江边马自然。

鲸脯味甘供老广,黄麻饭熟饲彭铿。

金丹炼就炉无火,桃再开花经几年。

形式: 七言律诗

赠坦庵告别

杖头挑起一天云,政是梅花十月春。

猿叫千山风势恶,雪迷万里雨声频。

今朝瓢笠游方外,旧处烟霞失主人。

好去著鞭行所得,他时相见话头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侯先生

腰悬龙泉剑,背负寒玉琴。

阅世几秋雨,随身一纸衾。

苍髯怒更直,碧眼笑仍深。

今过青城去,人间何处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