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坦庵告别

杖头挑起一天云,政是梅花十月春。

猿叫千山风势恶,雪迷万里雨声频。

今朝瓢笠游方外,旧处烟霞失主人。

好去著鞭行所得,他时相见话头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赠坦庵告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以及对于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杖头挑起一天云,政是梅花十月春。"

这里的“杖头”指的是手中的拐杖,用来比喻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的情景。“挑起一天云”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天空之美的赞叹。而“政是梅花十月春”则是在说十月时节,梅花盛开,犹如春日一般。这两句不仅描绘出秋末冬初的景色,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梅花独特韵味的喜爱。

"猿叫千山风势恶,雪迷万里雨声频。"

“猿叫”指的是猴子的啼叫,这里用来形容深山中猿啼之声,给人以凄厉之感。“风势恶”则是对强劲风力的描写,而“雪迷万里”与“雨声频”共同营造了一种阴冷、荒凉的气氛。

"今朝瓢笠游方外,旧处烟霞失主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离别之情和对故土的留恋。“今朝瓢笠游方外”意味着诗人今日携带着草帽(瓢笠)踏上远行之路。而“旧处烟霞失主人”则是在说诗人离开后,熟悉的地方变得无主,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好去著鞭行所得,他时相见话头新。"

最后两句是对友人的勉励和对未来重逢的憧憬。“好去”鼓励朋友要有所成就,“著鞭行所得”则是在说要把握住旅途中获得的一切。而“他时相见话头新”表达了诗人期待将来某个时间能够再次相聚,届时定会有许多新的故事和经历可以分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怀念故土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友谊深厚且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赠侯先生

腰悬龙泉剑,背负寒玉琴。

阅世几秋雨,随身一纸衾。

苍髯怒更直,碧眼笑仍深。

今过青城去,人间何处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相士岳鬼眼

眉峰肩井额陂陀,此相曾经鬼眼过。

知有命存聊尔耳,谓无天定盍如何。

十常九事未如意,一满三停属甚科。

佛说我身周法界,恐君莫是烁迦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赵县尉

半斤雷火烧红杏,一滴露珠凝碧荷。

锦帐中间藏玉狗,宝瓶里面养金鹅。

铅花朵朵开青蕊,汞叶枝枝发绛柯。

莫问婴儿并姹女,等闲寻取旧黄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赵翠云

金公姹女到黄家,活捉苍龟与赤蛇。

偃月炉中烹玉蕊,朱砂鼎里结金花。

奔归气海名朱骥,飞入泥丸是白鸦。

昨夜火龙争战后,雪中微见月钩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