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赠坦庵告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以及对于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杖头挑起一天云,政是梅花十月春。"
这里的“杖头”指的是手中的拐杖,用来比喻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的情景。“挑起一天云”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天空之美的赞叹。而“政是梅花十月春”则是在说十月时节,梅花盛开,犹如春日一般。这两句不仅描绘出秋末冬初的景色,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梅花独特韵味的喜爱。
"猿叫千山风势恶,雪迷万里雨声频。"
“猿叫”指的是猴子的啼叫,这里用来形容深山中猿啼之声,给人以凄厉之感。“风势恶”则是对强劲风力的描写,而“雪迷万里”与“雨声频”共同营造了一种阴冷、荒凉的气氛。
"今朝瓢笠游方外,旧处烟霞失主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离别之情和对故土的留恋。“今朝瓢笠游方外”意味着诗人今日携带着草帽(瓢笠)踏上远行之路。而“旧处烟霞失主人”则是在说诗人离开后,熟悉的地方变得无主,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好去著鞭行所得,他时相见话头新。"
最后两句是对友人的勉励和对未来重逢的憧憬。“好去”鼓励朋友要有所成就,“著鞭行所得”则是在说要把握住旅途中获得的一切。而“他时相见话头新”表达了诗人期待将来某个时间能够再次相聚,届时定会有许多新的故事和经历可以分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怀念故土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友谊深厚且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