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内兵犹在,关西赋未均。
仍劳持斧使,尚宰茂陵人。
遥夜重城掩,清宵片月新。
绿琴听古调,白屋被深仁。
迹与儒生合,心惟静者亲。
深情先结契,薄宦早趋尘。
贫病休何日,艰难过此身。
悠悠行远道,冉冉过良辰。
明主知封事,长沮笑问津。
栖遑忽相见,欲语泪沾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远离家乡、怀念故土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悲凉,以及对于朋友和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相守的无奈。
"海内兵犹在,关西赋未均"两句开篇,设定了一种边塞战争频仍、税赋不均的情况,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仍劳持斧使,尚宰茂陵人"则透露了诗人对当前形势的担忧和对历史人物(茂陵人)所处时代的怀念。
接下来的"遥夜重城掩,清宵片月新"描绘了一种深夜静谧、月光下的孤独景象。"绿琴听古调,白屋被深仁"则是诗人通过音乐和环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缅怀。
"迹与儒生合,心惟静者亲"两句,诗人自诩其行迹与儒家之道相符,其内心深处只愿意向于追求平和安宁的人。"深情先结契,薄宦早趋尘"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的情谊珍视,但现实中的仕途却让他感到迷茫和无奈。
"贫病休何日,艰难过此身"两句,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困顿和身体抱恙,体现了其个人命运的坎坷。"悠悠行远道,冉冉过良辰"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告诉自己要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
"明主知封事,长沮笑问津"这两句中,诗人希望有智慧的君主能够理解其内心所怀抱的理想和志向,同时也表现了一种对于知识交流、思想沟通的渴望。"栖遑忽相见,欲语泪沾巾"则是诗人在与朋友偶尔相遇时的感慨,虽然想要倾诉心中所思,但却因为情感过于深厚而难以言表,只能流下泪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孤独与渴望、往昔与未来的复杂情感。
不详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倦客乘归舟,春溪杳将暮。
群林结暝色,孤泊有佳趣。
夜山转长江,赤月吐深树。
飒飒松上吹,泛泛花间露。
险石俯潭涡,跳湍碍沿溯。
岂唯垂堂戒,兼以临深惧。
稍出回雁峰,明登斩蛟柱。
连云向重山,杳未见钟路。
秋来池馆清,夜闻宫漏声。
迢遰玉山迥,泛滟银河倾。
琴上松风至,窗里竹烟生。
多君不家食,孰云事岩耕。
匹马晓路归,悠悠渭川道。
晴山向孤城,秋日满白草。
故宅春山中,来逢夕阳入。
汲少井味变,开稀户枢涩。
树朽鸟不栖,阶闲云自湿。
先生何处去,惆怅空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