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七)寿朱氏老人七十三岁

七十三年矣。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

看到蓬莱水清浅,休说树犹日如此。

但梦梦、昨非今是。

一曲尊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

歌未断,我先醉。新来画得耆英似。

似灞桥、风雪吟肩,水仙梅弟。

里巷依稀灵光在,飞过劫灰如洗。

笑少伴、乌衣馀几。

老子平生何曾默,暮年诗、句句皆成史。

个亥字,甲申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此诗为宋末元初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金缕曲(其七)寿朱氏老人七十三岁》。诗中通过对老人的祝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文化底蕴。

首句“七十三年矣”直接点出了老人已高龄七十三岁,接着“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则展示了诗人对时间计算的精准和对老人的长寿的赞叹。这里,“小人”指的是普通人,而“四百四十,五番甲子”则是在用甲子循环来计数老人年岁,每隔60年为一甲子循环,表明老人已度过多个甲子周期。

接下来的“看到蓬莱水清浅,休说树犹日如此”中的蓬莱山是传说中仙境的象征,而“清浅”的水则暗示了老人的心灵之澄净。这里,“但梦梦、昨非今是”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感慨。

在“一曲尊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老人的音乐才能和对古代仙乐《离鸾》的演奏,以及用手轻触铜器(可能是古代的乐器)并流下清澈如铅水般的泪水来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

“歌未断,我先醉”则透露出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虽歌曲尚未结束,但自己已经沉浸于这份美好与感动之中,甚至达到了一种醉意。

紧接着,“新来画得耆英似。似灞桥、风雪吟肩,水仙梅弟”中的“新来画”可能是指老人对艺术的最新创作,这些作品呈现出如同古代美女(耆英)的姿态,而“似灞桥、风雪吟肩,水仙梅弟”则是在描绘一幅雪中梅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隐喻了老人的高洁品格。

“里巷依稀灵光在,飞过劫灰如洗”这两句通过对环境和历史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净化心灵的意境,而“笑少伴、乌衣馀几”则是老人平生的生活状态和对周围人的态度。

最后,“老子平生何曾默,暮年诗、句句皆成史”强调了老人一生都未曾沉默,其暮年的诗作每一个字句都是值得载入史册的珍贵财富。末尾的“个亥字,甲申起”可能是在指代某种特定的文学或艺术风格。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老人七十三岁生日的祝寿之作,更是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一次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一)

吾鬓如霜蕊。自江南、西风尘起,倒骑秃尾。

旧日汾阳中书令,何限门生儿子。

到今也、陆沈草昧。

醉里不行西州路,但斗间、看望成龙气。

聊寂寞,自相慰。夫君自是人间瑞。

叹生儿、当如异日,孙仲谋耳。

健笔风云蛟龙起,人物山川形势。

犹有封、狼居胥意。

伐木嘤嘤出幽谷,问天之将丧斯文未。

吾待子,望如岁。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其一)代贺丞相,有序

晓殿龙光起。御香浓、新诗写就,云飞相第。

一自骑箕承帝赉,千载君臣鱼水。

端不负、当年弧矢。

赤壁周郎神游处,料羞看、故垒斜阳里。

今共看,更无比。尊前若说平生事。

叹长江、几番风浪,几人胆碎。数载太平丰年瑞。

三百年间又几。想皇揆、初心应喜。

渐近中秋团团月,算人间天上、俱清美。

祝千岁,似甲子。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其二)

秋老寒香圃。自春来、桔槔闲了,去天尺五。

陌上踏歌来何暮,收得黄云如土。

但稽首、福星初度。

不是使君人间佛,甚今朝、欲雨今朝雨。

持寿酒,为公舞。虎头画手谁堪许。

写天人、方瞳红颊,共宾笑语。

卫戟连营三千士,簇簇满城箫鼓。

早恐是、留公不住。

飞去翩翩嫌白鹭,算年来、稀姓多登府。

祝千岁,奉明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其十一)和龚竹卿客中韵

何处从头说。但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

看取两轮东西者,也是樊笼中物。

这光景、年来都别。

白发道人隆中像,笑相逢、对拥炉边雪。

又过了,上元节。纸窗旋补寒穿穴。

柳黏窗、青青过雨,劝君休折。

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东风又别。

夜复夜、吟魂飞越。

典却西湖东湖住,十三年不出今朝出。

容易得,二三月。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