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略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形式: 六言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和天子的尊贵地位的赞美。诗中“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两句,通过比喻宇宙万物皆向心中的最高权威——皇帝顶礼,表达了对中央集权的推崇。

接着,“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强调了天子的圣明和德泽所及之广泛,连历史上的圣王也难以企及。诗人通过对古代圣君的引用,强化了对当今皇帝的赞誉。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两句,则是通过神鸟凤凰和神兽麟的形象,进一步描绘出一个祥瑞降临、万物兴盛的景象。这些神异之物在古代文化中往往与皇权联系在一起,这里则是用来衬托皇帝的威仪。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一句,更是通过对天上仙境的描绘,突出了皇帝超凡脱俗的地位。诗中的“云玉”和“月金”,都是极富贵气的词汇,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五色”和“两轮”,则象征着皇权的完美无瑕。

以下几句则是对皇帝巡视四方、施行仁政的赞颂。通过“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皇帝对于时间和节气的顺应,以及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最后,“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金”表达了诗人对于皇权至高无上的敬畏。即使是珍贵如紫玉、黄金的宝物,也无法与皇帝相比。这一句强调了皇权的绝对价值。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略而东宾”则是在表达尽管皇帝在外征战,但他的德泽和恩惠却能覆盖四方,得到各地百姓的爱戴。而“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则是总结全诗,对皇帝所带来的长久安宁与个人幸福的祈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神异之物的描写,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构建了一个宏大壮观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皇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以及天子德泽所及四方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定律零陵玉管,调钟始平铜尺。

龙门之下孤桐,泗水之滨鸣石。

河灵于是让圭,山精所以奉璧。

涤九川而赋税,乘三危而纳锡。

北里之禾六穗,江淮之茅三脊。

可以玉检封禅,可以金绳探册。

终永保于鸿名,足扬光于载籍。

形式: 六言诗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二十四)

太上之有立德,其次之谓立言。

树善滋于务本,除恶穷于塞源。

冲深其智则厚,昭明其道乃尊。

仁义之财不匮,忠信之礼无繁。

动天无有不届,唯时无幽不彻。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自非刚克掩义,无所离于剿绝。

形式: 六言诗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角调曲二首(其十二)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

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

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

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

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并。

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

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刑。

形式: 古风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十三)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云雨之才乍叹幽谷。

寻芳者追深径之兰,识韵者探穷山之竹。

克明其德贡以三事,树之风声言于九牧。

协用五纪风若从事,农用八政甘作其谷。

殊风共轨见之周南,异亩同颖闻之康叔。

祁寒暑雨是无胥怨,天覆云油滋焉渗漉。

幸无谢上古之淳人,庶可以封之于比屋。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