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词十二首(其八)

含笑翩然返上穹,镜花水月了空空。

已完红线风尘谪,那得青鸾信息通。

何处招魂寻宋玉,或来说法听生公。

相思宛转如环续,为有金环殉殡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伤春词十二首(其八)》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一位女子对逝去爱情的哀悼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句“含笑翩然返上穹”,以女子的微笑和轻盈的姿态开始,暗示着她内心的复杂情感,仿佛在告别过去,回归到某种超脱的境界。接着,“镜花水月了空空”一句,通过比喻镜中之花、水中之月,表达了事物的虚幻与短暂,暗示了爱情的美好与易逝。

“已完红线风尘谪”中的“红线”可能象征着两人之间的缘分或纽带,而“风尘谪”则暗示了这段关系的终结,两人被迫分离。这一句充满了无奈与遗憾。

“那得青鸾信息通”借用传说中的青鸾鸟传递消息的典故,表达了主人公渴望与心上人重新联系的愿望,但现实却似乎不允许这样的美好发生。

“何处招魂寻宋玉”引用了楚辞中的典故,借以表达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寻找心灵慰藉的渴望。“或来说法听生公”则是借用佛教故事,暗示在精神层面寻求解脱与理解。

最后一句“相思宛转如环续,为有金环殉殡宫”将相思之情比作连环,既缠绵又难以割舍,同时提到“金环殉殡宫”,可能象征着女子为了爱情的执着,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以此来强调她对逝去爱情的深情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巧妙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对失去的爱情的哀伤与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可能性的探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伤春词十二首(其九)

寒灯挑尽又回肠,愁里清宵细细长。

不信阴阳成懵懂,每逢风雨倍凄凉。

六州铸铁终成错,一笑拈花尚带香。

知否西窗今夜月,有人和泪话萧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伤春词十二首(其十)

宛转新诗当忏文,心香一瓣对天焚。

波沈潭底深千尺,春到人间少一分。

幽怨早知衔石阙,吉祥还望现昙云。

夜台寂寞应思我,安得相逢李少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伤春词十二首(其十一)

到此茫茫感逝波,营斋营奠复如何。

魂归忉利乘云杳,佛号慈悲救苦多。

东海无鲸能激浪,南山有鸟悔张罗。

微吟感得幽灵聚,蔌蔌秋风响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伤春词十二首(其十二)

和气为祥戾气殃,年来此理惯思量。

如何良夜清歌地,遽作空王撒手场。

生性难驯原虑汝,遗孤返哺竟无娘。

香山未老恩情重,谱作哀词当悼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