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其一)自池阳泛舟

江天霜晓。对万顷雪浪,云涛弥渺。

远岫参差,烟树微茫,阅尽往来人老。

浅沙别浦极望,满目馀霞残照。

暮云敛,放一轮明月,窥人怀抱。杳杳。

千里恨,玉人一别,梦断无音耗。

手捻江梅,枝头春信,欲寄算应难到。

画船片帆浮碧,更值风高波浩。

几时得向尊前,销却许多烦恼。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图,开篇“江天霜晓”立即设定了一个清冷而辽阔的早晨场景。接着,“对万顷雪浪,云涛弥渺”,则是诗人面对着无尽的雪花如同波涛一般滚滚而来的壮观,云雾缭绕,不见边际。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浩瀚之美,也映射出诗人的胸襟与情怀。

“远岫参差,烟树微茫”,这里通过对远处山岭和近处烟霭的描写,强化了画面中的深邃感和空间感。同时,“阅尽往来人老”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情怀。

“浅沙别浦极望,满目馀霞残照”,诗人在浅滩的别离之处眺望远方,只余下暮色中的微弱阳光,这是对即将到来的夜晚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的预感,也隐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暮云敛,放一轮明月”,天色渐暗,云层聚集,而那轮明月则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希望与向往。紧接着,“窥人怀抱”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杳杳。千里恨,玉人一别,梦断无音耗”,这里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那种隔着千山万水的相思之情,如同江水一般汹涌澎湃,难以平息。

“手捻江梅,枝头春信,欲寄算应难到”,诗人在手中玩弄着冬天里还能见到的梅花,对那枝头似乎承载了春天的信息而有所寄托,但又觉得这种情感的传达如此艰难。

“画船片帆浮碧,更值风高波浩”,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乘坐着彩色的小船,在湛蓝的水面上缓缓前行,而此时正逢狂风巨浪,但诗人心中所怀抱的依旧是那份离愁。

“几时得向尊前,销却许多烦恼”,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在某一天,面对着心中的那位尊崇的人,把所有的忧虑和烦恼都抛诸脑后。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山岭、云烟、月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春信、梅花、画船、小帆等意象的运用,构建了一种深远而复杂的情感空间。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通过这些外在的描写,抒发了内心的孤独、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这是一首情调丰富、意境深邃的佳作。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感皇恩.枕上

西阁夜初寒,炉烟轻袅。竹枕绸衾素屏小。

片时清梦,又被木鱼惊觉。半窗残月影,天将晓。

幻境去来,胶胶扰扰。追想平生发孤笑。

壮怀消散,尽付败荷衰草。个中还得趣,从他老。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

九日菊花迟,茱萸却早。嫩蕊浓香自妍好。

一簪华发,只恐西风吹帽。细看还遍插,人忘老。

千古此时,清欢多少。铁马台空但荒草。

旅愁如海,须把金尊销了。暮天秋影碧,云如扫。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便民诗上颜正叔宣慰广东

枯苗一著雨,田畴经芊芊。

蛰虫一逢春,窟穴声阗阗。

馀民望小定,甚于饥渴然。

昔何好弄兵,今何知服田。

急流无住鱼,晴空有飞鸢。

干戈未肯息,百里无人烟。

去年科徭重,剜疮在眼前。

父子不相保,悲泣空自悬。

新官榜往催,观者塞市廛。

全活数万众,此恩大如天。

人生能几何,饮啄皆前缘。

聚水盈科进,缺月及时圆。

唯谋官职高,未必子孙贤。

有意行王道,愿言书七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