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鲁直嘲小德。小德,鲁直子,其母微,故其诗云: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进馔客争起,小儿那可涯。

莫欺东方星,三五自横斜。

名驹已汗血,老蚌空泥沙。

但使伯仁长,还兴络秀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宾客们争先恐后地上前享用美食,小孩子哪里懂得这些。
不要轻视东方的星辰,十五的月亮自然会明亮地升起。
名贵的马儿已经流尽了汗水,老蚌中只有空壳和沙粒。
只要能让伯仁长寿,就能振兴络秀家族。

注释

进馔:进餐,享用。
客:客人。
那可:哪里能够。
涯:尽头,极限。
欺:轻视,欺骗。
东方星:东方的月亮或星星,这里指月亮。
三五:农历十五,月亮圆润之时。
横斜:明亮地升起,歪斜的样子形容月亮。
名驹:名贵的马。
已:已经。
汗血:古代传说中千里马流出的血是汗,形容马非常劳累。
空泥沙:空壳,比喻没有实质内容。
但使:只要让。
伯仁:人名,可能指代长寿的人。
长:长寿。
还兴:重新振兴。
络秀家:络秀,可能是姓氏,这里指络秀家族。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所作,标题为“次韵黄鲁直嘲小德”。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通过一系列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友情以及个人品质的深刻思考。

首句“进馔客争起,小儿那可涯”描绘了一幅宾客济济,争相前来,而小孩子却不知所措的画面。这里,“进馔客争起”暗示了社会上的浮华和攀附之风,而“小儿那可涯”则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知的纯真与无辜。

接着,“莫欺东方星,三五自横斜”警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光鲜迷惑。东方星象征着指引和希望,但“三五自横斜”则意味着即便是好的东西,也会有其局限性,不应盲目追求。

中间两句,“名驹已汗血,老蚌空泥沙”,通过对比名马和老蚌的不同境遇,表达了才华与时运相结合的重要性。名马虽然汗血,但仍然不失其贵气;而老蚌虽在泥沙之中,却也徒劳无功。

最后,“但使伯仁长,还兴络秀家”表现出作者对友情和个人品质的重视。只要有了不忘旧谊的伯仁这样的朋友,即便是衰败的家族(络秀家)也能再次兴盛起来。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于人格坚持的赞美。

苏轼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更通过对比与暗喻,传达了一种超越物欲、追求内在品质的哲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书《黄庭内景经》尾,并叙

太上虚皇出灵篇,黄庭真人舞胎仙。

髯耆两卿相后前,丱妙夹侍清且妍。

十有二神服锐坚,巍巍堂堂人中天。

问我何修果此缘,是心朝空夕了然,恐非其人世莫传。

殿以二士苍鹄骞,南随道师历山渊。

山人迎笑喜我还,问谁遣化老龙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蹇道士归庐山

物之有知盖恃息,孰居无事使出入?

心无天游室不空,六凿相攘妇争席。

法师逃人入庐山,山中无人自往还。

往者一空还者失,此身正在无还间。

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

人间俯仰三千秋,骑鹤归来与子游。

形式: 古风

次韵黄鲁直戏赠

昨夜试微凉,汗衾初退红。

我愿偕秋风,随身入房栊。

君王不好事,只作好惊鸿。

细看卷虿尾,我家真栗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其一)

不见何戡唱《渭城》,旧人空数米嘉荣。

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