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词四首(其三)

痴情又引兴添赊,暗为芳踪问水涯。

却笑风光殊不似,十分惆怅过西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与感慨。首句“痴情又引兴添赊”,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因深沉的爱意而引发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如同无尽的欲望一般,难以满足,增添了诗中的哀愁氛围。

接着,“暗为芳踪问水涯”一句,通过“暗”字强调了主人公在夜晚或隐秘时刻对恋人的思念,他悄悄地追寻恋人的足迹,仿佛在寻找一种慰藉,但最终只能在心中默默呼唤,无法触及现实的距离。这里运用了“水涯”这一意象,既象征着恋人所在之处的遥远,也暗示了情感的深邃与不可触及性。

“却笑风光殊不似,十分惆怅过西家”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面对周围美好的景色,主人公却感到格格不入,仿佛这一切都与他的内心世界不符,尤其是当他在西家经过时,那种强烈的失落感和惆怅情绪达到了顶点。这里的“西家”可能代表了恋人居住的方向,或者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秋日里对远方恋人的深深思念与无奈之情,以及面对美好却无法触及的现实时的惆怅与哀愁。

收录诗词(11)

夏子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秋词四首(其四)

六郎不解惜年华,一晌贪将妩媚誇。

争奈秋风太狼藉,易吹幽艳落平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秋斋即事

鸦鹊噪新晴,南荣爽气生。

有花庭不俗,无水地偏清。

窗破招风响,墙空漏日明。

晚来无一事,尊酒自怡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还读图,寿周叔平先生时年六十

游不尽名山,真如膑两足。

读不尽奇书,还如曤两目。

书中有味食不厌,非若布帛乃有幅。

金匮石室足私藏,深山古穴多遗牍。

我闻西河首垂教,仕优而学资深效。

又闻陶令性冲和,耕种之暇还高歌。

此道今人复谁见,濂溪有裔卓嵯峨。

先生之貌虽清癯,先生胸藏万卷书。

博观约取精决择,青瞳炯炯双明珠。

先时早入莲花幕,保障茧丝摅策略。

即今年老赴军门,人识奇才皆齰愕。

露布千言顷刻成,云章十幅纵横作。

勋名虽则不归身,功利实已及斯民。

出其馀力事吟咏,亦复俊逸兼清新。

深山大泽富包孕,探之不尽观无垠。

奔雷走云倏变化,奇峰怪石争嶙峋。

峻望巍巍重山岳,先生自视犹虚名。

不因耳顺废穷经,翻为心虚思秉烛。

自从仓帝造文字,继起作者日相续。

抽妍骋秘五十年,插架堆箱千万轴。

先生寿比书轴多,年年岁岁书堪读。

形式: 古风

读宁上人诗倒用宋吕先生韵为赠

僧诗禅月与杼山,居士高岑王孟李。

当时居士颇称诗,僧诗落落见者几。

宁公五十高才人,挥洒乌阑几百纸。

我一读之声琅琅,破除烦恼增欢喜。

有如河汉淡微云,亦如疏月梧桐洗。

我生为诗三十年,未知此事从何起。

君今已筑无缝塔,光明坚固无倾圮。

山头有石坡陀形,山下溪流成燕尾。

山中复有能诗人,不负溪流石齿齿。

人生不读宁公诗,读诗万卷皆徒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