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郎

漂泊来千里,讴谣满百城。

汉家尊太守,鲁国重诸生。

俗变人难理,江传水至清。

船经危石住,路入乱山行。

老得沧州趣,春伤白首情。

尝闻马南郡,门下有康成。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我漂泊了千里之遥,歌声在众多城市回荡。
汉朝朝廷尊重太守,鲁地看重儒生学者。
风俗变迁难以理喻,江水传递着清澈的信息。
船只经过险峻的石头时停下,道路蜿蜒进入纷乱的山岭。
年老体衰,我更向往宁静的水乡生活,春天的到来却勾起了我白发苍苍的感慨。
我曾听说马南郡,那里有博学的康成先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与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旧友重逢的期待和喜悦。首句“漂泊来千里,讴谣满百城”写出了诗人长时间的流浪生涯以及在各地传唱诗歌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的游子情怀。

接着,“汉家尊太守,鲁国重诸生”两句中,"汉家尊太守"可能是指汉朝时期的某位高官,而"鲁国重诸生"则是在强调鲁地对儒生(即孔子的学生)的尊崇。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文化传统和学术尊严的向往。

“俗变人难理”一句,意味着世态变化,人心不古,不容易被理解或把握。“江传水至清”则是写景,江水清澈,象征着诗人的心志如同这清澈的江水一般。

“船经危石住,路入乱山行”两句,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难险阻,船只在险峻的岩石间前进,道路蜿蜒曲折进入混乱的山林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刻画,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困顿与挣扎。

“老得沧州趣”一句,"沧州"在古代就是一个边远的地方,诗人到了那里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春伤白首情"表达了岁月流逝、青春不再,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尝闻马南郡,门下有康成”一句,是说诗人曾听闻马南郡(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官职)有一位名叫康成的人物。这里的“康成”很可能是指某位德高望重之士,或是诗人的旧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和往昔美好的追念,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姚八之句容旧任便归江南

故人还水国,春色动离忧。

碧草千万里,沧江朝暮流。

桃花迷旧路,萍叶荡归舟。

远戍看京口,空城问石头。

折芳佳丽地,望月西南楼。

猿鸟共孤屿,烟波连数州。

谁家过楚老,何处恋江鸥。

尺素能相报,湖山若个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送荀八过山阴旧县兼寄剡中诸官

访旧山阴县,扁舟到海涯。

故林嗟满岁,春草忆佳期。

晚景千峰乱,晴江一鸟迟。

桂香留客处,枫暗泊舟时。

旧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

剡溪多隐吏,君去道相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徐大夫赴广州

上将坛场拜,南荒羽檄招。

远人来百越,元老事三朝。

雾绕龙山暗,山连象郡遥。

路分江淼淼,军动马萧萧。

画角知秋气,楼船逐暮潮。

当令输贡赋,不使外夷骄。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送贾侍御克复后入京

对酒心不乐,见君动行舟。

回看暮帆隐,独向空江愁。

晴云淡初夜,春塘深慢流。

温颜风霜霁,喜气烟尘收。

驰驲数千里,朝天十二楼。

因之报亲爱,白发生沧洲。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