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山人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柂。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

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本来就不想离开人世,只是世人抛弃了我。
我驾着一艘没有边际的小船,在广阔的八方任意航行。
燕地的客人期待策马驰骋,但我唐生怎敢妄加讥讽。
采集珍珠时不要惊动龙,因为大道可能在暗中引导我回归。
故乡的山上,松树与明月仍在,我在等待你来欣赏那清冷的光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冷漠、朋友离弃后的孤独感受和超然物外的情怀。开篇“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被世人遗弃的痛苦心情,但同时也表明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

接着,“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柂”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不受羁绊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已经放下世俗的牵挂,准备踏上精神的旅程,无论是哪一个方向,都愿意去探索和冒险。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误会或隔阂。这里的“燕客”指的是北方来的朋友,“唐生”则是自称,表明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坚守。

“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两句意味着在追求精神宝藏或内心世界时,应当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惊扰那看似神秘而实则平常的事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两句,则是诗人的情感宣泄和心灵寄托。在这里,“故山”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那里的“松月”则象征着永恒与宁静。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地享受那份清净的光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超脱、友情与误会等主题,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孤独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一)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二)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形式: 古风

送薛九被谗去鲁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

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

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

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

凤凰宿谁家,遂与群鸡匹。

田家养老马,穷士归其门。

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

却斩美人首,三千还骏奔。

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

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

信陵夺兵符,为用侯生言。

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贤哉四公子,抚掌黄泉里。

借问笑何人,笑人不好士。

尔去且勿諠,桃李竟何言。

沙丘无漂母,谁肯饭王孙。

形式: 古风

郢门秋怀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

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

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

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