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得来书久,那知是古人。
近吟丞相喜,往事谏官嗔。
身死留名在,堂空著影新。
平生闻笛感,为此一沾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继芳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开篇“不得来书久,那知是古人”两句,通过未能亲手致书以表示对往昔事物的不舍与记忆,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近吟丞相喜,往事谏官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功业和失意的感慨,丞相指的是宰相,即古代最高行政长官之一,这里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上的贤臣,而“往事谏官嗔”则表现出对过去那些直言真理而遭到不公待遇者的同情。
“身死留名在,堂空著影新”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和功业永存的感慨。即便是有权有势的人物一旦去世,也只能留下名字,而他们曾经居住的地方只剩下空荡荡的房梁和新的阴影,显得既空旷又孤寂。
最后,“平生闻笛感,为此一沾巾”则是诗人基于个人情感对历史的感悟。笛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悲凉之声,诗人通过听笛子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于往事的深切感受,以至于不自禁地落泪。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怀念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今日忽不乐,散行湖水滨。
有怀天下士,遽作梦中人。
醉语惊天地,狂歌哭鬼神。
九原如可赎,那不百其身。
仆行方请息,旅馆复相招。
小市三家聚,前村五里遥。
茅柴侵熟饮,松叶带生烧。
犹有斜阳在,行吟忽断桥。
荡桨入虚碧,星河俱动摇。
前村渔火近,别浦雁声遥。
对景知明月,回头得暗潮。
桐庐在何许,江路夜迢迢。
地角与天倪,茫茫何处期。
星回析木次,日挂扶桑枝。
沉石寻孤屿,浮针辨四维。
飘然一桴意,持此欲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