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诗(其五)梁公实

梁生起南海,负气何倜傥。

北交中原士,徘徊得吾党。

高名岂宿著,一朝奋鸿响。

时俗既淆浊,振衣念独往。

礼法难为工,局促向天壤。

王乔可等期,服食理非枉。

引领还罗浮,愿言税尘鞅。

俯视大河流,逶迤浮云上。

盛衰随物化,世情自卤莽。

吾意当告谁,黄金妒偃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五子诗》之五,题为“梁公实”。诗中描绘了梁公实的豪迈性格与卓然独立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对礼法的超越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首句“梁生起南海,负气何倜傥”,开篇即以豪放之气描绘梁公实的出生地与个性,南海之地赋予他不凡的气质与气魄。接着,“北交中原士,徘徊得吾党”则展现了他与北方士人的交往,以及在他们中的独特地位,暗示了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与认同。

“高名岂宿著,一朝奋鸿响”一句,赞美梁公实名声的突然崛起,如同鸿雁振翅发出的响声,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影响力与成就。紧接着,“时俗既淆浊,振衣念独往”表达了在污浊世风中,他渴望保持清白,独自前行的决心。

“礼法难为工,局促向天壤”揭示了梁公实对传统礼法的不满与超越,他不愿被世俗的束缚所局限,追求更广阔的天地。随后,“王乔可等期,服食理非枉”引用道家传说,表达了他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引领还罗浮,愿言税尘鞅”则展现了梁公实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希望摆脱尘世束缚,归隐山林的心愿。“俯视大河流,逶迤浮云上”描绘了他站在高处,俯瞰世间万物,如同浮云般自由自在的景象。

最后,“盛衰随物化,世情自卤莽”反映了梁公实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吾意当告谁,黄金妒偃仰”则以疑问结尾,表达了他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梁公实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五子诗(其三)宗子相

婉婉维扬士,早岁绝人识。

结撰有至思,先民乃遗则。

时俗徒嗷嗷,此物知者得。

郁郁独往心,百折江河力。

披睹他自媚,我意安所测。

念兹携手驩,荣名与令德。

浩荡阴阳移,吾道相终极。

语及千载事,愀愀动颜色。

中怀谁可喻,文章亦经国。

一为麟凤言,三叹加餐食。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五子诗(其一)王元美

元美何翩翩,夙昔秉灵异。

京洛多冠盖,操觚各自媚。

所遇无此物,识曲听其伪。

大雅久沈邈,时淆作者至。

俛仰知音稀,含兹未伸意。

但坐奋逸响,侧身向天地。

虚名喜误人,依依千载事。

浮云相揽持,白日一高视。

四顾命俦匹,中怀谁可致。

凌厉子长气,文章此未坠。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五子诗(其一)谢山人榛

落落沧海客,高视翰墨林。

披褐登燕台,悲风吹我襟。

踯躅冠盖间,四顾营知音。

淫思构篇章,一一郢中吟。

交李道益广,救卢义何深。

中怀皎白日,末俗徒黄金。

妻子且不问,况乃腥腐侵。

食胆岂不苦,斯文故难任。

茫茫四海内,独用千古心。

不学蓬蒿士,悠悠空陆沉。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五子诗(其二)李郎中攀龙

此物孕灵造,显晦洵有神。

寂寞汉魏后,乃复梃斯人。

矫矫秉孤尚,流俗谁相因。

直视千载前,识曲辨其真。

昌运幸中启,群英咸来臻。

玄夜升海日,昭灼开迷津。

众星何历历,周环随北辰。

遂令同心者,周旋若一身。

白日发高唱,青天气益振。

侧身望泰华,可以表嶙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