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镜

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

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

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

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蜀国的君主将这面镜子,作为陪葬品放置在空寂的山中。
在阴冷的寂静中,它似乎怜惜那如香骨般的亡者,靠近她如玉的脸庞。
所有的妃嫔不再哀叹,众多的随从也空手而归。
只有那块心痛的石头,见证了月光下车轮的痕迹,独自承载着悲伤。

注释

蜀王:指蜀国的君主。
镜:镜子。
空山:荒凉的山。
冥寞:阴暗寂静。
香骨:形容女子的美丽骨骼。
玉颜:如玉般美丽的容颜。
众妃:众多妃嫔。
千骑:众多骑兵。
虚还:空手而回。
伤心石:象征悲伤的石头。
埋轮:车轮的痕迹。
月宇间:月光下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婉凄凉的意境,蜀王将一面精美的石镜送往空山中去安置已逝世者的灵魂。冥寞,即阴间之意,怜香骨,表达对逝者遗体的怀念;提携近玉颜,则是想象着与逝者的温存时光。诗中的“众妃无复叹”和“千骑亦虚还”,则是形容生者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无不发出叹息,而派遣的千骑也徒劳往返,空留回忆。

最后两句“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更是将这种哀愁的情感推向高潮。伤心石,象征着对逝者的深切思念,而这块石头被埋在了与月亮相连的空间之中,这或许暗示着一种超越生死的永恒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哀悼的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消逝的无奈感受。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示侄佐

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

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

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

嗣宗诸子侄,早觉仲容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示獠奴阿段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袅袅细泉分。

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立春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龙门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