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贫士无所务,閒眠常起迟。
谩劳鸡口唤,不奈睡魔欺。
宿酒犹薰脑,朝饥未到脾。
谁能空汲汲,肉食自谋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士懒散生活的场景。他没有什么事情要忙碌,常常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鸡叫声促使他醒来,但他却无法抗拒睡意的诱惑。昨晚喝的酒仍然让他的大脑有些发晕,而早晨的饥饿感还未能刺激他的食欲。诗中的"谁能空汲汲,肉食自谋惟"表达了贫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内心对于如何能够自己获得肉食的困惑。
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一种无奈与自嘲的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他们对于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更遑论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了。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骚人得助是江山,千里幽怀一凭栏。
野色岂唯春晚秀,天风长似月边寒。
身閒暂觉尘埃远,境胜才知宇宙宽。
秪恐仙壶提挈去,不教凡眼醉中看。
少年曾诵习,误认古人诗。
风雅世不重,姓名谁得知。
高情如隐者,薄宦过明时。
地下寻才鬼,应逢陆与皮。
大邑歌谣日尚新,忽惊千骑拥行尘。
宦游莫叹登长道,天意先教福远人。
城在海隅门少客,地钟阳气景常春。
政成不患无知己,按察当今正直臣。
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溪。
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
万事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
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