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二)和元规览杨羲传

自古清真灵妙降,安妃来就杨君。

因缘冥会异常伦。仙风聊设相,真道本无亲。

惟有元规能访问,深将此意相闻。

大家宜赏缀新文。免教尘世士,诮笑上天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自古以来,清真的神灵降临世间,安妃前来陪伴杨君。
他们的相遇如同不寻常的缘分,仙人的风范暂且显现,真实的道义本无亲近之分。
只有元规能够理解这种境界,深深领悟其中之意。
我们应当欣赏并记录下这段佳话,以免世俗之人嘲笑天上神仙的交往。

注释

清真:指神仙或清净真实的精神世界。
安妃:可能是指仙女或有仙气的女子。
杨君:可能是诗中的主角或尊称。
冥会:指神秘的、非世俗的相遇。
异常伦:超乎常理或常规的缘分。
仙风:仙人的气质或风采。
真道:指真理或真实的信仰。
亲:亲近或关联。
元规:可能指有智慧或洞察力的人物。
访问:理解或领悟。
此意:指上述的仙凡交流。
相闻:相互传达或理解。
新文:新的故事或记载。
尘世士:世俗之人。
诮笑:嘲笑或讽刺。
上天人:指神仙或超脱尘世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继所作,名为《临江仙·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写杨贵妃的神秘降临和她与杨君的不凡缘分,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灵性的情怀。

"自古清真灵妙降,安妃来就杨君。因缘冥会异常伦。" 这四句开篇便设置了一个神秘而又超然的氛围,描述的是杨贵妃不按常理的降临和她与杨君之间超凡脱俗的情缘。

"仙风聊设相,真道本无亲。惟有元规能访问,深将此意相闻。" 这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仙风道法的高洁,以及诗人对于元规的敬仰和信任,认为只有元规能够理解并传达这种超凡的情怀。

最后两句 "大家宜赏缀新文。免教尘世士,诮笑上天人。" 则是在鼓励读者欣赏这份超凡脱俗的文字,同时也在警示那些庸俗之人不要去嘲笑或误解这种高远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杨贵妃和她与杨君之间不寻常缘分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追求灵性的情感和超越尘世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元规深刻理解和认同的态度。

收录诗词(210)

张继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字:嘉闻
  • 号:翛然子
  • 籍贯:林灵素真
  • 生卒年:1092-1127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一)邓恒甫画六鹤于浑沦庵,请予题,遂作

莫怪精神都素淡,全谙千载松头。

羽人幽意苦相投。殷勤争点写,展转动吟酬。

况有咸阳兄弟事,教人闻见忘忧。

我生曾是眷仙标。一从挥洒后,相继未能休。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和元规

蠢动含灵天赋与,逍遥性分元均。

莫生异见乱吾真。只今中有主,浑与化为人。

那更徽词清彻底,轻埃欲染无因。

惟应得此便凝神。百魔咸息战,六道永停轮。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其二)

久不上春台。直待将身跨九垓。

懒向人间深有谓,氛埃。难趁邪风伤圣胎。

水槛映山斋。赏遍从容首自回。

长谢故人书曲意,徽哉。赢得腰琴拂袂来。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其一)和元规

无奈这群迷。味色声中若系羁。

尽任改头兼换面,何悲。不染伊时不管伊。

春去又秋兮。莫遣空逾十二时。

好把自然真妙旨,修为。尘事萦仍道甚希。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