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潮五古十七首(其二)

一疏晨叩阙,夕贬大海南。

安知辟佛人,乃喜留僧谈。

苛论出后儒,公德宁遗惭。蒙庄固多诬,妄说孔赞?。

拒墨见夷之,此意良足参。

颠也实异僧,在世为奇男。

悯其醉佛久,将为醒沈酣。

想闻公语时,心已怕瞿昙。

仆仆八月间,来往至再三。

惜乎公遗书,意未申所含。

留衣人其人,微旨谁能谙?

中天北斗光,夜照叩齿庵。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说潮五古十七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某位被贬谪到海南的官员的敬仰和对其遭遇的同情。他赞赏这位官员在贬谪期间仍能与僧人交谈,探讨佛教与儒家道德的关系,对后世儒家的苛刻理论提出质疑。诗人认为这位官员像庄子笔下的异僧,清醒而特立独行,尽管醉心于佛理,但仍保持警觉,怕迷失自我。诗人感叹官员未能充分表达他的深意,而留下的衣物似乎隐藏着更深层的教诲。最后,诗人以北斗星象比喻官员的精神光照亮了夜晚,照进了一座名为“叩齿庵”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敬仰和对其思想深度的探索,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三)

文翁昔化蜀,相如为之师。

放诞犊鼻人,高文千秋垂。

韩公启潮教,赵子寔所资。

平生磊落况,见公所遗诗。

翻然大海南,持文弄珠嬉。

维海气为潮,变化生雄奇。

公文得其气,遂起八代衰。

况乃生其间,御气出骤驰。

径当走籍湜,上与公追随。

惜哉不从公,匿采沈海湄。

遗文遂零落,片羽世尚疑。

闇然凌云气,天子不能知。

教虽仅期月,潮人至今思。

蕉黄荔子丹,时荐天水祠。

何处下马陵,补镌有道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四)

世变日以亟,文告不足申。

鳄鱼实冥顽,杀之非不仁。

遥遥千百年,继韩仅有陈。

南荒富物怪,不独鳄病人。

我闻有独鬼,凭城殃潮民。

昔有贤使君,为文告之神。

驱去旋复来,不能歼厥身。

用独已可惊,况乃用其群!

嚣然来鬼国,飞燐张双轮。

攫人以为餐,朋踞大海滨。

天威不肃杀,安得回阳春?

形式: 古风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五)

藩镇与羽党,交起而亡唐。

嗟哉赞皇公,实为党魁伤。

斯人朋非党,将相材兼良。

已筑筹边楼,乃治平泉庄。

白马竟为厄,投身落南荒。

公当燕閒日,曾受丹砂方。

富贵而神仙,中道乃偕亡。

穷愁下恶水,扁舟岭梅香。

胡为未到潮,说潮神不扬?

海气今益昏,接天水茫茫。

时艰思将相,吊古心慨慷。

救世即真仙,服食安可常?

冷冷化象潭,金玉飞宝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六)

峨峨贵人山,下有贵人村。

桓桓陈将军,将乃出将门。

七闽拓为八,千里张军屯。

至今漳之人,庙祀丰鸡豚。

英灵及台岛,歌舞陈清樽。

我昔瞻遗像,冕旒抑何尊?

想见辟土时,仗钺群蛮奔。

抚绥闽越人,舆台皆感恩。

方今重阃寄,边海开雄藩。

海风自西来,山气日氤氲。

欲访山下人,或有将种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