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诗(其七)

妻贤少夫祸,子孝宽父心。

不知何人语,相传犹至今。

室家两相好,如鼓瑟与琴。

二亲岂不驩,花木罗春阴。

虽云一樽酒,共酌还共斟。

物情动相失,安用储千金。

家睽在妇德,彖系有遗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场景和比喻,表达了对家庭和谐、子女孝顺以及夫妻恩爱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

首先,诗中提到“妻贤少夫祸,子孝宽父心”,强调了妻子的贤淑和子女的孝顺对于家庭幸福的重要性。接着,“不知何人语,相传犹至今”则表明这些道理是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室家两相好,如鼓瑟与琴”,将夫妻之间的和谐比作音乐中的和弦,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之间默契与和谐的关系。“二亲岂不驩,花木罗春阴”,进一步描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温馨与快乐。

“虽云一樽酒,共酌还共斟”,通过饮酒这一行为,展现了家人间共享欢乐、共同生活的场景。然而,紧接着的“物情动相失,安用储千金”则提醒人们,物质的追求可能会导致情感的疏离,因此,真正的财富在于家庭的和谐与亲情的温暖,而不仅仅是物质的积累。

最后,“家睽在妇德,彖系有遗音”可能是在强调,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不仅依赖于夫妻双方的努力,也与妻子的品德有关;同时,通过引用“彖系”的典故,暗示了古代智慧对于现代家庭关系的指导意义,提醒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仍需遵循传统美德来维系家庭。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探讨了家庭和谐、亲情价值以及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家庭伦理和社会和谐的重视。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勉学诗(其八)

内则记孝养,檀弓著哀思。

寥寥三代音,于此犹见之。

我欲绘作图,岂乏丹青师。

丹青状形体,性情那可为。

冬夏适温凊,芳鲜在盘匜。

二亲未饮食,如子渴与饥。

奈何报木心,限以百岁期。

飞鸟失其巢,尚且鸣声悲。

创钜痛亦深,衰麻交涕洟。

圣王为制礼,进退随天时。

千人万人心,一人心可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勉学诗(其九)

谯人夏侯氏,有女志独高。

夫家尽荡灭,节义终持操。

荣华昔共享,祸患今同遭。

妾身偶生存,志巳埋黄蒿。

亲戚勿讶我,人类异羽毛。

引刀断耳鼻,见义不见刀。

至厚莫如地,桑田变波涛。

真金不畏火,见此女儿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勉学诗(其十)

结交须结心,取士须取德。

古交金不鍊,古士麟五色。

如何当世人,作事多倾侧。

甘言转相媚,内险不可测。

青青好禾稼,生此螟与螣。

堂堂美少年,化为狐与蜮。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勉学诗(其十一)

人心天机在,利欲日夜昏。

好苗莫助长,恶木先除根。

斧斤一时缓,恶木何由断。

莫畏根株深,所忧筋力短。

形式: 古风